《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蓝皮书(2025)》在武汉发布
2025-09-27 14:11: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艳

实习生 张楚婷

通讯员 袁莉

9月24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5 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分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政府、智库、高校、企业等百余名代表参加论坛,围绕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题深入交流研讨。

本次论坛设置成果发布与主旨演讲两个环节。新华社湖北分社副社长李鹏翔在大会发布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蓝皮书(2025)——长江经济带“两山”转化高质量实践报告》。12位专家围绕创新策源地打造、两创生态环境营造、金融服务科创产业融合的实践等发表了主旨演讲。

会议上半场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杜志章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丹研究员在介绍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与我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举措。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建忠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高科技产品以及公司的“三个一体化”管理机制。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平董事长认为,需要从强化需求驱动、放宽准入门槛等方面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提出“十五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把握“非常7+2”关键词,以7个核心方向结合两大保障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分析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各自具有的特点,认为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转变理念、加强政策体系的融合等方面发力推动两者融合发展。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巴曙松教授表示,要激励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关键是要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独有特点创造性地进行金融制度和资本制度的创新。

会议下半场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夏梁副研究员主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光接入领域首席架构师刘炳森在分析AI产业的基础上,介绍了AI的各种应用场景的构想。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副主任彭芳瑜提出原始创新与产业协同的“双轮双轨”体系,以及该体系下的四条实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娄伟研究员深刻分析了“十五五”期间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进化问题。湖北经济学院校长方洁教授指出,人文社科应通过价值引领与伦理建构,以及设计美学等方式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创造自身的软、硬价值。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认为,当前湖北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战略重点是构建以武汉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引擎,以汉襄宜创新金三角、鄂湘赣创新中三角为两翼支撑的“一核两翼”创新生态体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倪艳副研究员分享了其对湖北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思考。

专家们对从国家顶层设计到湖北具体实践的核心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既指出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痛点堵点,也从政策设计、机制创新、生态优化等维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路径参考。

专家们认为,本次论坛作为“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5”的系列分论坛,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搭建了一个高规格、多维度、强互动的交流平台,在凝聚共识、促进对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阳康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面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内在融合,需要从开放心态、强化复杂性思维、重视价值取向等三方面调整思维方式。

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中心承办。

(主办方供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