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张艳
通讯员 兰天文 王旭
9月 29日晚,武汉琴台大剧院座无虚席,由湖北省文联、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荆楚舞蹈培英计划成果展演“荆楚炫舞”——第一季在此盛大启幕,灵动舞姿裹挟着醇厚的荆楚底蕴,为江城观众献上一场浸润荆楚风韵、兼具时代温度的舞蹈盛宴。
序章启幕:非遗舞蹈尽展 “荆楚风华”
舞台灯光亮起,“序:启风华”篇章拉开帷幕,五支民间舞选粹尽显荆楚非遗舞蹈的魅力。
由武汉体育学院带来的《龙裔龙魂》用刚劲有力的动作演绎龙的灵动,瞬间点燃全场热情。它是2025年湖北省签约制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扶持项目,摘得第五届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艺术节中国舞金奖。
湖北省土家族(五峰)歌舞剧团的《薅啊薅啊薅》,以充满生活气息的舞姿还原荆楚大地劳作场景,该作品曾获第七届湖北舞蹈“金凤杯”(职业类)大赛作品三等奖。
《与山望梦》《女儿伞》《又一秋》等作品接续登台,舞者们以细腻的肢体语言,将荆楚非遗舞蹈的独特韵味层层铺展,让观众仿佛置身荆山楚水间,触摸古老舞蹈艺术的鲜活生命力。
上篇抒怀:“爱在一方土” 里的时代叙事
“上篇:爱在一方土”聚焦荆楚大地的文化根脉与时代故事,楚漆工艺、抗战精神、戍守边疆、乡村振兴等题材亮点纷呈。
武汉邮政艺术团带来的《楚漆姿色》,以舞蹈诠释楚漆工艺的瑰丽,舞者动作如漆笔游走,将楚漆的细腻与华美具象化,该作品斩获第七届湖北舞蹈“金凤杯”(职业类)大赛作品一等奖。
《楚漆姿色》
武汉歌舞剧院带来的《向前》,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把人们带回到烽火岁月;中南民族大学带来的《界碑》,则把边防战士的勇敢坚毅表现得分外生动形象……
《界碑》
《村花在笑》把镜头对准乡村振兴,江汉大学舞者们以充满朝气的舞姿,展现乡土的蓬勃希望;《年年雪里》以女词人李清照为创作原型,根据赏梅词《清平乐·年年雪里》创作而成,通过演员极具感染力的深情演绎,将诗词意境层层递进……
《村花在笑》
《年年雪里》
随后,《铜镜·今昔》《鸟虫书》《春蘭》《凤归兮》《青旻引》等五支荆楚传统舞蹈依次亮相,联袂展现荆楚大地的全新活力。
下篇逐梦:舞蹈里的精神传承与创新
“下篇:舞动一方梦”聚焦精神传承与时代表达的融合,将土家族的民族精神、平凡人的奉献精神,以及屈原笔下的爱国情怀注入时代表达。
华中师范大学带来的《妹娃过河》,在经典民间舞蹈题材上创新编排,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融入现代审美,唤起观众对荆楚民间舞蹈的深层情感共鸣。该作品曾获第八届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妹娃过河》
武汉歌舞剧院带来的三人舞《当我想你的时候》,诉说了一位消防员英雄的父母对儿子的彻骨思念,感人至深;武汉音乐学院的《震山谣》亦亮点十足,将平凡人的奉献精神细腻展现。
《震山谣》
中南民族大学带来的舞蹈《深潜》致敬“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演员们的每一个充满力量的舞步都仿佛在诉说着深潜背后的艰辛与坚持。
武汉歌舞剧院带来的女子群舞《橘颂》大放异彩。它极具挑战性的肢体控制技巧,生动地再现了“盈盈一握楚宫腰”的婀娜身姿,将屈原诗中的美好形象以中国古典舞的创新方式展现出来,让观众直呼大饱眼福:不输大热舞蹈《只此青绿》。
《橘颂》
尾声寄望:“在路上”的舞蹈与艺术未来
整场展演最后,全体荆楚舞蹈人才培英学员携手登台,用热情欢快的舞姿谢幕,既表达对舞蹈艺术的执着追求,也传递出荆楚舞蹈人赓续文化、创新前行的信念。此时,剧场内掌声雷动、喝彩声不断……很多观众起立致敬,沉浸在舞蹈营造的艺术氛围中。
据悉,此次展演是湖北省舞协“荆楚舞蹈培英人才计划”历时三年的成果集中亮相。该计划获湖北省委宣传部资助、省文联支持,不仅发掘培养大批中青年舞蹈人才,更孵化出一批兼具“荆楚魂”与“时代感”的佳作,累计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二十余项,为荆楚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注入新动能。
(图片摄影: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