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王阳明》首次亮相武汉,演绎“心学”诞生传奇
2025-10-18 23:26: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艳

通讯员 黄影

灯光渐暗,音乐渐起。舞台上,舞者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将观众的思绪牵引到500余年前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历史场景。

10月18日晚,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登陆武汉首义剧场。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演活动的重磅剧目,这部在全国已巡演30余场的作品首次亮相武汉,为江城观众带来了一场“舞蹈之美碰撞哲思之邃”的沉浸式体验。

王阳明,中国儒学高峰,“真三不朽”圣贤,其“心学”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熠熠生辉,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芒。舞剧《王阳明》以王阳明人生中最为关键的“贵州悟道”时期为核心叙事线索,通过“寻道”“悟道”“证道”三幕结构,艺术化地再现了王阳明从人生低谷破局,历经磨难,最终在贵州龙场顿悟“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学精髓,完成由凡入圣的精神蜕变的传奇历程。该剧用舞蹈的肢体语言与阳明心学的哲学精髓绚丽碰撞,旨在传递其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与时代价值。

舞剧《王阳明》时长85分钟,既有故事剧情,也有写意性的舞段表达。其导演王亚彬曾表示,舞蹈肢体语言虽然没有文字语言具体,但却具备与哲学理念相通的特性——写意性、抽象性和感悟性,“舞蹈可以发挥特长,通过肢体语言呈现思想的流动,将阳明心学有机嵌入故事当中。”

这种“以形载道”的表达贯穿全剧。第一幕“寻道”中,锦衣卫舞者的刚劲舞姿与王阳明的柔韧肢体形成对抗,隐喻朝堂贬谪的磨难;第二幕“悟道”里,龙场百姓的踩鼓舞步渐次融入主角舞蹈,暗合“万物一体”的哲思;第三幕“证道”则以群舞的恢弘阵型,展现“知行合一”的实践力量。多媒体技术让抽象思想更易感知:“岩中花树”典故通过光影在舞者衣袂上绽放,而少年与中年王阳明的跨时空对话,借虚实交织的舞步成为观众口中“触摸思想温度”的名场面。

贵州省歌舞剧院作为拥有近70年历史的优秀艺术院团,始终深耕于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土壤,创作了多部荣获国家级大奖的经典作品。此次创排舞剧《王阳明》,是该剧院在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资源方面的一次深度尝试与艺术突破。剧院集结了强大的创作与演出阵容,耗时三年打造,力求通过精湛的舞蹈表演、创新的舞台设计和动人的音乐,让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可知可感,引导观众走近王阳明的内心,理解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从2024年首演至今,该剧已走过10余座历史文化名城,演出了三十余场。

此次登陆武汉,恰逢“灵动长江”展演热潮。当晚的演员谢幕长达数分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演员们又两次返场致谢。但见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致敬全体演员的精彩演出,也致敬阳明先生的心学精髓。来自汉口某中学的语文老师杨琼玉在观剧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就是艺术最动人的力量,让古老哲思在当下依然鲜活。

10月19日,舞剧《王阳明》还将在首义剧场上演,继续搅热“灵动长江”展演活动。

(图片除新闻记者现场拍摄外,由主办方提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