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文培优”项目交流会在伦敦举行
2025-10-21 15:25:00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伦敦10月20日电(徐量)日前,2025年“中文培优”项目交流会在伦敦举行,中国驻英国使馆赵飞公使出席并致辞。英教育部“中文培优”项目主任尼尔·劳森、英文化教育委员会教育总监麦德林·安塞尔及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11所“中文培优”项目学校师生代表等80余人出席活动。

2025年“中文培优”项目交流会现场。杨浩鹏摄

赵飞表示,赴华学习交流意义深远。同学们不仅是赴华求知的学子,更是连接中英两国的重要桥梁。希望大家加深相互了解和理解,做中英友好的使者,成为推动中英务实合作的关键力量,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驻英国使馆赵飞公使发表致辞。杨浩鹏摄

据了解,今年英国有62所学校近1200名师生分赴北京、上海等11座城市开展沉浸式夏令营,来自福特斯米尔中学等学校学生代表还在现场分享了赴华收获与感悟。

尼尔·劳森表示这个教育项目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与教师有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学生和老师们展现出的参与热情,让整个项目充满活力与意义,体现了国际合作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通过这样的活动,参与者不仅提升了技能,也加深了对多元文化与教育方式的理解。他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携手合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让教育交流的成果不断扩大与深化。

英教育部“中文培优”项目主任尼尔·劳森发表讲话。杨浩鹏摄

凯瑟琳·卡拉瑟斯(中文名杜可歆)是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中文培优”项目的资深顾问,在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与这一项目的缘分。她特别强调,这不仅是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的交流。学生们在英国课堂上接触中国文化,赴华交流时更能与中国同龄人面对面沟通,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凯瑟琳坦言,当年选择学习中文是一次“跳入未知”的决定。上世纪 70 年代末,她是英国极少数学习中文的学生之一。在中国交流、教学和推动中文教育的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语言为自己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即使面对困难,她始终没有想过放弃,而是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和乐趣。

交流会后,今年通过“中文培优”项目前往广州的英国学生亚力山德拉同记者分享了她在广州的交流经历。她表示,这次中国之行对她的中文学习帮助很大,尤其是在与中国同龄人的真实交流中,逐渐了解了当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校园节奏,与英国有着明显不同。她最难忘的体验是与“中方伙伴”的互动,两人建立了友谊,还通过微信保持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口语练习、与伙伴的日常对话让她的发音和表达更自然;而赴华的实地体验让她从“书本知识”走向真实语言环境。她提到,曾听过一位学长分享在北京大学留学的经历,也让她萌生了到中国大学深造的想法。她认为“中文培优”项目不仅提升了她的语言能力,更让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激发了继续学习中文和探索中国文化的动力。

另外一个名叫内森尼尔·克拉斯克的英国男孩谈起今年夏天第一次去中国昆明的体验时非常开心,他说加入“中文培优”项目本来只想试试看,没想到因此收获颇丰。此行印象最深的是在当地学校的交流活动中,体验到与英国截然不同的校园氛围和课堂文化,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在昆明这座城市,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让他觉得“美丽、惊喜又难忘”。自己在当地市场用中文与商贩交流并获得称赞的经历,让他更有信心使用中文。他说自己特别喜欢中文中 “入乡随俗”这个表达,他说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触新文化,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