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张艳 王小晗
10月21日,话题#00后对出莫言的上联独得10万元奖金#登上热搜,引发各方关注。
今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广东惠州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面对百年客家围屋碧滟楼,有感于叶氏家族从中原南阳迁徙至海外南洋的壮阔历史,挥笔写下十字上联: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此联以“南阳/南洋”的同音双关暗喻地理跨越,“根深叶茂”既指家族繁盛。由此莫言发出“向天下文友敬求下联”之邀,将评出一等奖1名,奖金10万元。因“一字值万元”,“莫言游惠州,喊你对下联”活动也一度登上热搜。
10月20日,该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揭晓,总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六个优秀作品。其中,独得一等奖并斩获10万元奖金的作者宋珂嘉,是一名21岁的大学生。他对出的下联为“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除一等奖外,主办方还评出二等奖两名、三等奖3名。

该活动颁奖现场的视频显示,北京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对一等奖作品进行了解读,表示这是“多年难遇的绝对”。他还表示,当他得知这副对联出自年轻学子之手时,十分意外:“下联字里行间的沧桑感让我误以为作者是位老先生,得知是学生后倍感震惊。”

有报道显示,欧阳江河深入解读了这副对联的精妙:除两联对仗极为工整之外,莫言的上联“根深叶茂”暗藏家族迁徙史与中华“中原”文脉,而“根”向大地深处的探寻,恰与宋珂嘉下联中的“井”意象遥相呼应。他特别指出,下联“角亢星张”四字,皆取自中国古代二十八星宿体系。这巧妙地将苏东坡挖井的历史典故与“羽化登仙”、魂归星海的文化意象相连,使对联意境从厚重大地升至璀璨苍穹,完成了地域人文与浩瀚时空的宏大对话。
而宋珂嘉未到现场领奖,由其母代领。宋母表示,来领奖之前,孩子特别嘱咐,要把奖金的一半捐给“莫言同心”公益项目,用作先心病儿童的救治,“要把幸运和温暖传递出去”。

10月22日,新闻记者上网搜索发现,网友对“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十字下联评论不一。不少网友给予高度好评,但也有很多网友直呼“看不懂”“深奥难懂”。








“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十字下联,能否称为“绝对”?对此,新闻记者采访了湖北楹联界几位圈内高手、联友。
一位在业界颇有地位和成就的楹联创作者直言:“我认为对得很一般,不足以称为什么‘绝对’。”
一位不愿具名的楹联界大咖称自己从朋友圈也关注到这件事以及网友的反应,“‘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看到这个下联,我跟不少网友一样,第一印象就是有点‘蒙圈’,不好懂”。他认为,好的对联作品,要讲求意象和物象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前后关联要得当,逻辑关系须紧密。在他看来,下联中的“井壁”,尤其是“井毕”,有硬凑之嫌。他还点评了其他获奖作品,认为也各有瑕疵,未能反映出中国楹联界的真正水平。
另一位多次在业界赛事获奖的女联友说,对联创作比较讲究用典,甚至用一些古文字,她揣测这次的获奖者独辟蹊径“用上了天上的星宿”,可能是想“显得比较高雅古典”。“对于几个星宿的名字被他排列组合的还是有点意思,并且那个平仄对仗都对上了。”她点赞道。但是,她对作者选取“井壁”这个物象表示不解:“故乡那么多的地方,为什么要选取井壁这个物象?是说在家只能坐井观天,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吗?”
“在如今这个时代,还有人用心作对,已算是很风雅的事了。”对于见仁见智的各种说法沸沸扬扬,这位网友的评价也许能够“让喧嚣静下来”。
(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