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荣花落陕派话剧《生命册》 五年磨砺文华大奖收入囊中
2025-11-05 01:14:00 来源:西安新闻网

继《主角》之后,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再度凭借茅奖改编作品《生命册》摘得中国舞台艺术最高荣誉,延续了“陕派话剧”的辉煌。11月4日晚,重庆传来喜讯——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话剧《生命册》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奖“文华剧目奖”。这是继《麻醉师》《大汉苏武》《柳青》《主角》之后,陕西连续四届斩获这一中国舞台艺术最高荣誉。

激烈角逐:145部作品中脱颖而出

本届文华奖竞争异常激烈。全国60余家申报主体共推荐145部作品参评,经过多轮严格筛选,仅55部作品进入终评,最终15部作品脱颖而出荣获“文华剧目奖”。

此次获奖实现了多重突破:对陕西人艺而言,这是继三年前话剧《主角》摘得“文华大奖”后,再度获得这一国家级殊荣;对《生命册》来说,这是继2024年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后的又一重大成就。

“这份荣誉是对全体演职人员最大的鼓舞!我们既自豪又倍感责任重大。”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表示,“这不仅是陕西人艺的荣誉,更是‘陕派话剧’的荣誉。”在这场代表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水平的竞技中,陕派话剧能够连续四届稳居获奖行列,彰显了陕西话剧创作的深厚底蕴与持续创新力。

五年磨剑:文学经典的舞台重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陕西人艺院长来到河南一个小宾馆里找到作家李佩甫,对他满含热泪念起这首艾青的诗,李佩甫被这奔放而笃定的艺术热情打动,当即决定将自己的茅奖作品《生命册》交给陕西人艺。

将一部结构恢宏的长篇小说转化为几个小时内可触可感的舞台艺术,并非易事。“个体阅读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舞台剧要让上千名观众同时认可人物形象,难度远超普通剧目。”李宣坦言。

对此,素有“茅奖改编专业户”之称的陕西人艺,凭借成功将《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三部茅奖作品搬上舞台的丰富经验,集结一级编剧李宝群、一级导演宫晓东等国内业界大咖,开启了精益求精的创作之路。

主创团队来到李佩甫的家乡采风,又先后召开十三次专家研讨会、完成八次剧本修改、十三次剧目全方位打磨,以五年磨一剑的耐心与敬畏,完成了对原著精神内核的深度提炼。

市场认可:从艺术精品到文化品牌

《生命册》延续了陕西人艺“未演先售”的成功商业模式。今年初,《生命册》300场演出合约已提前签订,充分印证了陕西人艺文学经典戏剧化的市场认可度。

截至目前,《生命册》已演出50场,所到之处均收获观众热烈反响。“紧凑的叙事与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诠释让人目不转睛地沉浸其中。”重庆观众陈女士表示,4个多小时的超长观剧体验对于她来说是头一回,却让她意犹未尽。

11月8日、9日,陕西人艺文学名著改编新作《星空与半棵树》将亮相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向陕西乡党汇报“文学剧院”的最新创作实践。

这部新作延续了陕西人艺“文学经典+舞台艺术”的创作基因,将文学经典的深度与舞台艺术的感染力相结合,进一步夯实“陕西人艺+茅奖改编”这一中国话剧界极具辨识度的标签。

政策引领:擦亮陕派话剧金字招牌

今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擦亮‘陕派话剧’金字招牌”。这为陕西话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改编《白鹿原》开启“茅奖IP+舞台艺术”的探索,到《平凡的世界》引发全国观众情感共鸣,再到《主角》《生命册》接连斩获国家级大奖,陕西人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现实主义土壤中持续深耕。

陕派话剧的辉煌成就,不仅体现在一座座奖杯上,更深深印刻在每一部作品的创作历程中。随着《星空与半棵树》即将亮相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这支“文学剧院”队伍正以坚定的步伐,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持续深耕。

李宣表示:“我们将继续挖掘更多优秀文学IP,打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舞台作品,让‘陕派话剧’的魅力感染更多观众。”在文化强省建设的征程中,陕派话剧正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图/陕西大剧院提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