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能新|一湖秋色满城诗
2025-11-05 17:53:00 来源:极目新闻


深秋的遗爱湖,如同一块浸润了千百年时光的温玉,静静地卧在古城黄州之中,就像两片充盈的肺叶,给这座因苏子而闻名世界的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新与诗意……

漫步湖畔,湖面氤氲着淡淡的水汽,将岸边的垂柳、远处的亭台都晕染成了一幅朦胧的水墨画。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甜与湖水的湿润气息,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沉醉在这份秋日独有的惬意与安然里,仿佛每一步都能踩出一段与历史对话的旋律,真切感受着千年古城与神秘自然交融的独特韵味。

此刻,湖边的水杉林褪去了夏日的葱郁,换上一身赭红与金黄互染的霓裳,倒映在淡青色的湖面上,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晨练的市民踏着湖边的彩虹道,把悠闲的步子跑出了节奏,清脆的脚步声与林间的鸟鸣交汇成一首自然晨曲。推着婴儿车的老人停在观景平台,指点白鹭念念有声,逗得车里的孩子咿咿呀呀手舞足蹈。廊亭的长椅上,有年轻人捧着书本静静阅读,那份专注,简直就是旁若无人。这些动感或静止的画面,与湖光山色共同勾勒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生活画卷。都说,这座占地五千余亩的湖泊,既是城市的呼吸之肺,更是百姓休闲怡情的乐园。

我总爱在这个时节绕湖漫步。相较于春夏的繁花似锦,晚秋的遗爱湖更显深沉旷远。芦花在湖畔摇成一片雪浪,残荷在水面勾勒出简劲的线条,连吹过十二景区的风都带着哲人般的清寂。

行至“琴岛望月”,但见临水石矶旁,有位身着米色摄影服的先生正在三脚架后凝神屏息。他外套上密密麻麻的口袋像缀满果实的荚壳,镜头正对着一片水杉林。当晨光恰好穿透云层,将层林染成琉璃世界时,一群鸟儿正好游进他的镜头,他连续按下快门,额间的皱纹里漾开了笑意。

“又在捕捉遗爱湖的神韵吧?”见是熟悉的摄影家方先生,我笑着走近搭话。

他抬起头来,脸上还满是捕捉到美景的欣喜:“这光景我守了好几天,今天终于等到了!”他指着湖心的鸟群说,“你看这些红嘴鸥,几年前还少见踪影,现在已成常客了。我拍了许多湖泊,还是遗爱湖最入画,山水林路皆成景,朝暮四季各不同!”

他为我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春樱如雪的公园里嬉戏的孩童,夏荷田田间执手的银发,还有此刻秋林中舞剑的市民。“每张照片都在诉说黄州人的幸福。”方先生抚着相机感叹,“这座城最好的土地留给百姓,真好!”

辞别方先生,前行至“东坡问稼”,造型别致的景观小品旁,有位系着靛蓝扎染围巾的女士正在笔记本上疾书。霜色的风衣衬得她身形挺拔,银杏叶不时飘落肩头,她竟浑然不觉。

竟是诗人蔡女士,便询问地跟她打了声招呼。她立马合上笔记本有些矜持地笑了笑:“在记这些树的独白呢。当年,苏东坡在此垦荒种地,如今我们却在这赏景写诗,这是多么美妙的时空呼应啊!”

沿着彩色游步道缓缓而行,她谈起正在创作的《遗爱十二时辰》:“卯时看太极扇在‘遗爱清风’拂开晨曦,午时记录‘大洲竹影’里写生的少女,酉时写夕照把‘霜叶松风’镀成金带……这座城市把文化种在日常生活里,每个转角都能遇见诗意。”她侃侃而谈,眉眼间尽是笑意。

进入寒食林碑林,又碰见一群书法家正站在寒食帖石刻前热烈地讨论着。一位银髯老者捋着胡须,笑着说道:“这些碑刻不只是艺术,更是一种活态的传承!”市书协的陈先生轻抚着石刻上的凹凸之处,笑着说:“每个周末,我们都会来这儿雅集,附近的居民也会带着孩子来学字。你看那对母女——”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漂亮大方的小女孩正用小手一笔一画地描摹着碑文,母亲则轻声教读:“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阳光透过疏朗的枝叶洒下斑驳光点,落在小女孩脸庞上,也照亮了碑文中苏体字那豪迈不羁的笔触。我驻足良久,看着这传承与新生的画面,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这片碑林,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宝库,更是连接古今、涵养心灵的文化驿站,让每一个走近它的人,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温度……

都说,遗爱湖最大的亮点是文化,最深刻的内涵便是“遗爱”。所谓“文化”,其建筑、园艺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不仅仅造型独特,更多的是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与人文精神。尤其是书法、诗词歌赋,已融入遗爱湖的每一寸土地。无论是石碑上镌刻的苏子名句,还是亭榭间悬挂的楹联佳作,人们驻足欣赏时,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那份沉淀千年的文化韵味。

所谓“遗爱”,不仅是苏子遗留在此的爱民情怀,更是这座城市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对百姓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滋养。它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渗透在遗爱湖的每一处角落,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份“遗爱”,如同潺潺流水,润泽着人们的心田,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温暖与力量,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与升华。

遗爱十二景,处处撼人心!我忽然明白,这座以“遗爱”为名的湖泊,早已将千年前苏东坡留下的浩然之气,化作寻常百姓的生活日常。当文化成为城市的血脉,艺术成为生活的呼吸,每一次不经意的邂逅,都是与美好时代最动人的重逢。


(郑能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副主任。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300余万字;有40多篇入选《小说选刊》《读者》《新华文摘》《短篇小说选刊》等国家级选刊、选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