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05后武汉网络作家一色结弦:我聚焦“科幻边界与文明抉择”
2025-11-23 16:02: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通讯员 张天真

11月22日揭晓的第二届深圳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来自武汉的05后作家一色结弦凭借《盲注》荣获主题奖。这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赛仅设特等奖、主题奖和优秀奖三个奖项,20岁的一色结弦成为本届最年轻的获奖者,3名主题奖得主之一。

05后武汉网络作家一色结弦

颁奖典礼结束后,湖北日报传媒记者连线采访了这位年轻的网络作家。

创作历程:从思想实验到文明叩问

“文明是我们甘愿为之赴死的谎言。”

《盲注》这部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是科幻作家刘默误入一档“科幻综艺”,却猝然发现自己早已身处决策中枢,亲手推动着一场决定文明命运的接触计划。当“信使”踏上38万公里的漫漫长途,当一切科学语言失去作用,文明却必须设法自证,人类的初次赌注终于打开了沟通之门,却随即遭遇地外文明的毁灭性宣判——人类无权存在,必须在自灭和毁灭中作出选择。于是,文明被迫参加一场盲注,而赌桌之上,一切皆为筹码……小说中,探讨了面对文明维度的生存危机时,人类该往何处去的哲理性思考。

200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色结弦,2025年才开始创作,一出手即展露不凡才华。《盲注》是他今年发表长篇处女作《冰原之下》之后,创作的第二部作品。

一色结弦表示,他的创作之路,始于对“没见过的新东西”的执着追寻。接受采访时,他坦言创作《盲注》的最初动机很简单:“想写点自己没见过的新东西。”这种对创新的渴求,驱使他跳出传统“初次接触”故事的套路,构想了一个熟悉所有科幻套路、擅长博弈的人类文明面对实力“尴尬”的外星对手的独特设定。

“直到有一天,另一个点子冒了出来——让一个实力恰好让人感到‘尴尬’、甚至无所适从的外星文明突然出现在这些人面前。化学反应于是就一下子爆发了。”一色结弦如此描述创作突破时的兴奋。

作为关注技术伦理与人性抉择双重边界的创作者,一色结弦在《盲注》中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思想深度。

评委会成员安迪斯晨风在评语中称赞:“这是不一部起点罕见的硬科幻小说,开篇用综艺来掩饰外星入侵的点子精彩绝伦……作者理论功底也不错,提出的‘静谧海洋’理论很有深度。”

在科幻传统中开辟新径

在谈及创作心得时,一色结弦特别强调了与科幻经典的对话关系。“《三体》和‘黑暗森林’对这一代中文科幻作者,早就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参照系了。”但他同时表示,《盲注》试图在经典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特色:“我才会想用《盲注》试着再走一次这条路,但尽量走出一点自己的特色,在巨人肩膀上看到。

这种创作自觉也体现在他对硬科幻美学的坚持上。尽管深知“信使号”篇章的技术细节可能让部分读者感到吃力,他仍然坚持一丝不苟的叙述方式。

“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确到秒的完整复现,恰恰是我希望它作为一部硬科幻作品应该具备的严肃感和真实感所在。”他表示。

在文化表达方面,一色结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反对将文化符号简单拼贴进科幻叙事的做法:“如果这些文化要素没有真正介入到技术逻辑和情节决策中,它们就很容易在叙事内部被边缘化。”在他看来,理想的状态是“让这些意象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真正进入科幻世界的演绎过程”,让文化成为推动故事、影响选择的力量,而非可有可无的装饰。

价值追求:在网络文学中保持思想锋芒

《盲注》最引人深思的,或许是它在文明存续这一终极问题上展现的思想锋芒。作品结尾呈现的困境——“是尊严地战斗至最后一刻,还是放弃一切离开赌桌”,体现了作者对复杂伦理问题的深刻思考。

一色结弦作品《盲注》

“在写这个故事时,我一直没有正确的答案。”一色结弦向记者阐述他的创作哲学,“我更在意另一件事:当读者站在不同的位置、代入不同的身份时,会如何看待问题,会怎样去做自己的选择。”这种对读者判断力的尊重,源于他对网络文学价值的独特理解。

在他看来,科幻与网络文学的结合,最适合用来提出问题,而非灌输某种现成的“正确价值”。“让作品把问题诚实地呈现出来,让不同的选择在文本中都有被充分表达的机会,让读者在自己的经验和立场中作出判断——这便是我所相信的道路。”

谈及未来创作,一色结弦表示,通过《盲注》,他完成了一次与科幻传统的深度对话,今后将在继承中创新,在宏大叙事中关怀个体,在想象未来时保持思辨,为科幻写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