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加“耳朵旁”是什么字?揭秘生僻字“邛”的正确读音与用法

发布时间:2025-09-23T07:59:48+00:00 | 更新时间:2025-09-23T07:59:48+00:00
“工”加“耳朵旁”是什么字?揭秘生僻字“邛”的正确读音与用法
图片:内容配图(自动兜底)

导语: “工”加“耳朵旁”是什么字?揭秘生僻字“邛”的正确读音 当看到“工”字与耳朵旁(阝)组合时,这个汉字正是“邛”字。许多人在初次见到这个字时都会产生疑问,因为它不属于常用汉字范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邛”字的正确读音为qióng(音同“穷”),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左半部分的“工”既表音也

“工”加“耳朵旁”是什么字?揭秘生僻字“邛”的正确读音

当看到“工”字与耳朵旁(阝)组合时,这个汉字正是“邛”字。许多人在初次见到这个字时都会产生疑问,因为它不属于常用汉字范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邛”字的正确读音为qióng(音同“穷”),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左半部分的“工”既表音也表意,右半部分的“阝”(耳朵旁)则表明这个字与地名或地形有关。

“邛”字的基本释义与字形演变

“邛”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邛地”,特指古代的一处地名。从字形结构来看,“阝”作为部首时分为“左耳旁”与“右耳旁”,而“邛”字中的“阝”属于“右耳旁”,在汉字构造中通常与“邑”(城镇、地域)相关,表示与地理、行政区划有关的概念。历史上,“邛”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其字形演变经历了从象形到形声的转化过程。

“邛”字的具体用法与常见词组

在现代汉语中,“邛”字的使用场景较为有限,主要出现在特定地名和固定词组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邛崃”(Qiónglái),指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邛崃市,这座历史名城因邛崃山而得名。此外,“邛都”是古代西南夷的一个部落名称,而“邛竹”则是一种产于邛崃山的竹类植物,以其节长实心而闻名,常被用于制作手杖。

为什么“邛”字容易被误读?

由于“邛”字的使用频率较低,许多人会根据“工”字的读音误读为“gōng”。实际上,汉字中存在大量形声字声旁与实际读音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江”(jiāng)不读“工”、“汞”(gǒng)不读“水”。这种语音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的结果,需要通过专门学习才能掌握正确读音。

扩展知识:与“邛”字形相似的汉字辨析

汉字系统中存在多个以“工”为偏旁的字,如“攻”“功”“贡”等,但含义与“邛”截然不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邛”与“卭”的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异体字,现已较少使用。此外,“阝”在左侧时(如“防”“院”)多与“阜”(土山)相关,而在右侧时(如“邛”“邦”)则多与“邑”相关,这一规律有助于理解汉字的结构逻辑。

如何在现代语境中正确使用“邛”字?

对于普通使用者而言,遇到“邛”字时首先需明确其特定使用场景。在书写四川邛崃等地名时,需注意字形规范;在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则可能涉及“邛竹杖”“邛窑”等专业术语。建议通过查阅《汉语大字典》或使用权威输入法(如搜狗输入法输入“qiong”即可找到“邛”)来确保用字准确。

结语:认识生僻字的文化价值

虽然“邛”字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作为汉字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地理、历史与语言演变的丰富信息。每一个生僻字都像是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明的深度与广度。下次当您再遇到“工加耳朵旁”的字时,相信您一定能准确读出“邛”(qióng),并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 上一篇:揭秘chiguawang:如何用数据驱动策略在股市中脱颖而出 | 下一篇:欧洲与亚洲一区二区:全球产业布局与市场战略对比分析 »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