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产妇两万余人次,这个门诊让孕妈产后不再烦恼
2025-06-18 17:14: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张素华 汪峥 李菡

6月3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产后康复门诊诊室里,二胎妈妈王欣(化名)与坐诊护士陈雪罕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身体好多了,肌肉掌控能力明显变强。”

二胎分娩后,35岁的王欣出现慢性腰痛、漏尿等问题。5月初,王欣首次进入武汉市第三医院产后康复门诊,也是王欣第一次体验专科护士门诊。

初次进门前,对于这个护士门诊究竟能干啥,王欣还心存疑惑:“虽然妈妈群里都说好,但毕竟没有亲身体验。”

负责接诊王欣的主管护师陈雪罕,是该院产科具备治疗资质的8名护理专家之一,拥有欧洲盆底康复二级证书。初次接诊时,陈雪罕发现王欣的肌力情况非常差,腹直肌分离达8厘米,盆底肌肌力仅为一级。

“许多妈妈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陈雪罕用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安慰王欣。从业9年,陈雪罕见过许多同类病例,“其实不算太复杂,专业的产后康复就是处理这些情况的。”陈雪罕说。

首诊当天,陈雪罕为王欣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生物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增强肌纤维代谢活性;通过筋膜手法按摩,促进局部肌肉恢复弹性;通过凯格尔训练,提升盆底肌力并巩固治疗效果。陈雪罕为王欣详细介绍治疗方式,加上诊室温馨的环境,让王欣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治疗中体验很好,护士能细致帮我讲解康复练习中的每一个细节。”王欣说,治疗室精心设置的设备,能高效地帮她开展康复训练。经过约4周治疗,王欣的盆底肌肌力恢复到三级,效果良好。

“医生擅长诊断治疗疾病,而护士能在分娩以及产后康复过程中,提供更细致的支持。”在该院产科负责人王丹看来,专科护士门诊能够与医生门诊形成很好的互补。该科护士长李玉萍介绍,该专科护士门诊还创新采用三级评估体系,即助产士进行基础量表测评、专科护士开展Glazer盆底肌电评估、疑难病例则由多学科团队会诊,这样的分层诊疗模式,既能保证医疗安全,又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慢病管理中的优势。

据悉,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自开设产后康复护理门诊至今,已累计接诊产后女性两万余人次,治疗有效率达九成以上。该科十余名护士获得相关国际认证资质,设有助产士门诊、母乳喂养门诊、产后康复门诊等专科护士门诊,形成了从孕期到产后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

该院护理部主任罗蔓认为,当医学回归到人的温度,便是护理最本质的价值,“专科护士门诊不仅仅是给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更是通过关注患者的身体感受和心理需求,给予个性化、专业化的照护,为妈妈们点亮产后生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