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吴星宇
6岁的莉莉(化名)因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导致重度弱视,被爸爸带到武汉爱尔眼科洪山医院就诊。经过会诊,莉莉成功接受眼部矫正手术并开启视觉康复训练。5月20日,专家提醒,学龄前是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家长需警惕“眼皮下垂”背后的健康隐患。
莉莉母亲回忆道:“我家娃出生时右眼睑就明显比正常娃低,她长大了一点后,我发现她总歪头看东西。”经过医生的系统检查,莉莉右眼睑缘遮盖瞳孔2/3以上,被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接诊的武汉爱尔眼科洪山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医师谭业双解释称,眼睑如同天然遮光帘,长期遮挡会阻碍光线刺激,影响视网膜发育,形成形觉剥夺性弱视。莉莉右眼矫正视力仅0.15,较同龄儿童正常视力1.0差距显著。
医疗团队为莉莉制定了“先手术矫正结构,后功能康复”的阶梯方案。莉莉接受了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通过精密调节肌力,使眼睑抬升8毫米,术后,她的即刻睁眼高度达到正常水平。术后第3天,她即开始接受个性化弱视治疗:上午接受了3个小时的遮盖疗法,下午配合红光闪烁仪刺激,晚间使用数字化视觉训练系统。经过22天的系统训练,莉莉的右眼矫正视力提升至0.6。谭业双主任医师表示,6岁尚处视觉可塑期,配合多媒体动态视标、虚拟现实训练等新技术,康复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0%。
谭业双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应注意三大预警信号:婴幼儿持续单侧/双侧眼睑遮盖瞳孔1/3以上;出现仰头视物、频繁挑眉等代偿动作;入园入学后阅读距离过近、常揉眼眯眼。建议孩子在3岁前完成首次专业眼科检查,学龄儿童每半年复查一次视力。他强调,眼睑下垂绝非单纯外观问题,每延迟1年治疗,弱视治愈率下降20%。经及时手术联合规范训练,80%的患儿可获得0.8以上有用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