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丁燕飞 吴迪
“五一期间,这里的医务人员一刻也没休息,把我照顾得非常好,我现在可以下床吃东西了,感觉非常好,我的感谢无以言表!”5月4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病房,92岁的抗美援朝老军人彭爷爷(化姓)在两个女儿的陪伴下下床,为医护团队送上锦旗。恢复良好、中气十足的他,还高歌一曲,表达内心的激动。此前,彭老突发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在中南医院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下,闯过术前抢救、急诊心脏手术、术后康复三大难关,终以嘹亮的歌声,宣告生命奇迹的诞生。
突发心源性休克,高龄老兵命悬一线
“我们当时都懵了,非常紧张,幸亏遇到好医生,我爸爸才能三次从死神手里逃出来。”彭爷爷的大女儿回忆起这次惊险的抢救经历时还心有余悸。
4月4日21点,在武汉家中休息的彭老突发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被家人紧急送往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迅速评估病情,初步判断为心源性休克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立刻进行急诊气管插管,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心脏瓣膜亚专科负责人张力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从家中赶来会诊,与心血管超声医学科王霜医生确认了患者是主动脉重度狭窄引起的心源性休克。“主动脉瓣跨瓣压差超过100毫米汞柱,必须立即手术。”心血管病医院刘金平教授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情况后判断,尽管患者属于超高龄,但发病前生活能自理、身子骨硬朗,积极手术抢救有挽回的希望。
与家属沟通后,患者女儿果断表示全力配合一切治疗。时间非常有限,患者随后又出现心率下降,医护人员紧急进行-心肺复苏,并争分夺秒转运患者到手术室。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胡笑容也第一时间完成急诊冠脉造影,评估冠脉暂无需干预后,刘金平教授团队紧急敲定了行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方案。“虽然,TAVR术前需要通过CT明确心脏结构和尺寸,但现在情况紧急,没有检查结果也要做,这就是最后的救命机会。”张力形容,急诊TAVR手术由于缺乏CT的精确测量,就像在没有地图的雷区排爆,犹如一场“遭遇战”,完全需要依靠团队的经验和技术,因为团队有丰富的高龄患者以及急诊手术成功的经验,所以对此也有信心。
“老人心脏弱不容许任何差池”,高难度手术顺利实施
4月10日凌晨,心血管超声医学科主任王斌团队通过超声测量对老人心脏做了大体评估,随后张力医生、梁川医生以及熊乐财医生等凭借丰富经验,利用超声结合造影测量,通过准确的球囊和瓣膜选择,以及精确的瓣膜释放完成了这一例高难度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结束时已是早上6时,在走廊焦急等候的彭爷爷大女儿得知手术成功,长舒一口气,声泪俱下:“三次抢救,我爸爸终于活过来了!我是深刻地体会到‘医者仁心’啊!”
术后彭爷爷被送往ICU病房,令人欣喜的是,经精心的护理治疗,他术后第一天便醒来,第二天拔了气管插管,3天后就转到了普通病房,目前几次复查结果皆良好,也逐渐能下床、吃东西了。5月4日,家属特制了一面锦旗赠予医疗团队,精神抖擞的彭老还专门唱了一支军歌,表达对医生的感激。“老爷子厉害咧,您要活100岁!向您学习!”旁边的病友也深受感动,和医护一起为彭爷爷鼓劲。
回顾这次紧张的救援,刘金平教授表示,高龄老人脏器功能的健康程度相较于年轻人有很大区别,手术基本没有容错空间,加上彭老刚经过抢救,必须一次到位,且要做到完美,这次抢救成功不仅靠多学科紧密合作,家属的信任与支持、老军人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也非常重要。据悉,刘金平教授领衔的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瓣膜团队已成功为数位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成功实施TAVR手术,其中最长者达95岁,为湖北省内最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