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胡梦 曾潇潇
2025年5月2日,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儿科诊室儿科治疗室外的走廊上,家长曾先生(化名)透过门缝,目睹了令他动容的一幕——康复治疗师刘涵半蹲在诊疗床边,手持棉签为4岁的洲洲轻柔清理鼻腔分泌物,这一画面被曾先生朋友圈定格,成为医患温情的生动注脚。
当时,洲洲因感冒被父亲曾先生带来医院治疗。儿科治疗室康复治疗师刘涵运用中医推拿手法,以印堂、鼻通、迎香等穴位为核心,配合肺经、胃经循行调理,帮助洲洲改善鼻腔气血循环。发现洲洲鼻腔存在分泌物后,她反复用干湿棉签交替耐心清理。诊室外的曾先生透过门缝目睹了令他动容的这一幕,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发在朋友圈里,他说:“医生动作自然得像对待自家孩子,这样的细节装不出来。”
“孩子鼻腔堵塞会影响推拿效果,顺手清理是习惯。”面对家长的感慨,从业8年的刘涵坦言这只是日常工作的常态。
曾先生透露,对该院医护的这份信任,源自长达三年的坚持。原来,洲洲1岁左右时因脾胃虚弱、严重便秘开始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一家人从汉口到光谷,每周往返20多公里,风雨无阻。通过中医系列治疗调理肺脾功能,孩子的排便从数日一次恢复规律,体质明显增强。诊室里常见的情景也加深了曾先生的信赖:哭闹的小患者被医护用卡通贴纸安抚、治疗师跪坐在地垫上与儿童平视交流、候诊区常备温水棉签等便民物资……即便在五一假期,湖北省中医院各院区门诊、急诊均照常开放,医护团队仍坚持为每位患者进行专业而细致的治疗服务。
“医疗质量体现在流程里,医者仁心藏在细节中。”儿科主任张雪荣表示,科室将“治未病”理念与儿童保健结合,除规范化的中医外治技术培训外,更强调“观察入微”的职业素养培养,致力为患儿提供贴心、细心、暖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