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堪比硫酸!医生提醒:这种虫子飞到身上千万别拍打
2025-06-18 17:11: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贝兰

5月1日,记者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皮肤科获悉,该科近期接诊多例因被隐翅虫叮咬而引发急性炎症的患者。专家提醒,如果不慎接触隐翅虫毒液,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切勿抓挠患处。若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上周末,家住武汉硚口的李先生(化姓)晚上在小区散步,回家后发现颈部红肿且有瘙痒和灼痛感。他自行涂抹了止痒药膏,但症状并未缓解,赶紧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一开始并没有在意,以为是普通蚊虫叮咬。”李先生回忆。

该科主任杨松为李先生查体后,判断颈部红肿为隐翅虫叮咬。杨松介绍,隐翅虫是一种带有强酸性毒液、黄黑相间的小虫子,虫体各段均含毒素,虫腹末端会分泌毒液,毒液的酸性值很大,pH值在1到2之间,被称为“飞行的硫酸”,被它叮咬易引发急性炎症。随后,杨松让他先用肥皂水清洗患处,然后涂抹糖皮质激素药膏,并口服抗组胺药,一周的治疗后,李先生的皮肤逐渐恢复正常。

无独有偶,27岁的张女士(化姓)半个月前在睡觉时感觉脸上有异物,下意识地用手拍打,次日脸部出现大片红斑,伴有剧烈疼痛和肿胀,眼睛也因此红肿。两周治疗后,张女士的症状完全消失,但脸部留下了色素沉着。

杨松表示,毒隐翅虫的活跃始于每年4月,在6月到7月达到高峰,今年因为气温升高较快,毒隐翅虫的活跃期有所提前。他提醒广大市民,在户外如果发现隐翅虫落在皮肤上,可以用纸片轻拂或吹走,切勿拍打。如果不慎被叮咬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尽可能稀释毒液,随后再用肥皂水再次清洗,中和酸性毒液,减轻对皮肤的损害。清洗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切勿抓挠患处,并仔细观察皮肤症状,若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以上图片由医院提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