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金今 王晶
“老师,孩子在家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怎么办啊?”“老师,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怎么办啊?”4月7日,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三小学正式聘任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资深医师谢俊担任心理健康副校长。与此同时,面向全体教师及家长启动《读懂孩子的情绪信号》系列专题讲座,通过医教融合新模式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
在聘任仪式现场,谢俊医生从魏校长手中接过聘书,标志着心理健康工作正式纳入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作为拥有近20年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的心理治疗师,谢俊副校长将全面参与校园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包括制定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库、开展教师危机干预培训等工作。
谢俊医生讲座《读懂孩子的情绪信号》
“这不是简单的兼职顾问,而是深度融入教育场景。”副校长王晶在致辞中强调,“谢俊副校长将列席校务会议,组建由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家长共同参与的‘心灵护航小组’,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场景。”
快乐时眼睛闪光、嘴角上扬,悲伤时眉头紧锁、眼神失落……“原来不用孩子开口说,通过他的动作就能知道他今天高不高兴了!”5年级的胡爸爸激动地说,“再发现他紧张、生气时,我就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深呼吸带着他放松了!”6年级的班主任郭老师说:“我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和他们一起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学校为各班心理委员颁发“心语信箱”
谢医生不仅用鲜活的案例分析孩子情绪的变化,还分享了“情绪卡片设计”“情绪日记格式”“生理反应分析”等小技巧帮助老师和家长识别孩子的情绪。复杂的心理健康知识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内容,在场的老师和家长听得津津有味。学校给每个班配备了“心语信箱”,同学们将自己的小情绪、小秘密写在纸条上,老师在坚持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定期查阅信箱并给予回复,帮助同学们及时清除“心理垃圾”。
班级“心语信箱”及心理健康“图书角”
在这个电子产品抢夺注意力的时代,钢城十三小用专业与温度搭建起理解青少年的桥梁。正如校长魏建刚所说:“每个非常态行为都是孩子发出的摩尔斯电码,我们要做的,是成为合格的解码者。”这场关于心灵成长的家校社合作,正在重新定义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心理健康副校长聘任仪式暨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合影
(图片由通讯员胡榕、秦丽娟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