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36年艺术底蕴,这支初中乐团斩获全国二等奖!
2025-04-14 22:4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刘剑

实习生 温竹青

“我们正式获得全国器乐类二等奖,是湖北唯一一个获得二等奖的管弦类乐团,是非音乐专业组的最好成绩,恭喜大家……”4月14日,训练结束后,乐团指挥陈玥老师向全体成员宣布这一捷报,现场瞬间爆发出热烈欢呼。

琴台音乐厅演出现场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项目评选结果的公示》,依托于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的致远艺术团“雅韵”管乐团凭借《C大调管乐序曲》斩获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器乐类二等奖。本届展演,武汉市江岸区中学管乐团首次登上全国领奖台。

参加湖北省第十三届黄鹤美育节

团队年轻却积淀了36年艺术底蕴

据介绍,致远艺术团“雅韵”管乐团成立于2022年9月,成员均为学校七、八年级学生。该艺术团内部架构完善,设有铜管组、木管组、弦乐组和打击乐器组。

“‘雅韵’管乐团虽成立时间不长,但传承自1989年成立的武汉二中管乐团,积淀了36年的艺术底蕴。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与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共同承载着这份丰富的历史与传统。”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团委书记、乐团负责人刘剑介绍,如今,乐团成员已从15人壮大至50人,他们每周进行严格训练,有名师指导,还通过专场音乐会不断历练。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此次荣誉背后,是乐团师生对作品特性的精准把握与针对性训练的成果。“考虑到乐团在中声部、木管声部的强项和低音声部的相较弱项,我们选择了《C大调管乐序曲》,并且其丰富的和声配置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刘剑介绍道。

在基础训练环节,乐团指挥老师陈玥设计了趣味化气息练习:“学生用笛头吹动纸片,若纸张呈平稳悬浮,即代表气息达到合奏标准——这既是对肺活量的考验,更是对气息控制力的雕琢。”刘剑老师则强调了练耳训练的重要性:“合奏与独奏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协作能力,学会用耳朵去倾听各声部之间的平衡,是提升合奏水平的重要一环。”学生们在分辨感悟各声部的旋律走向和节奏变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他们在合奏时对声部平衡的感知能力。

“独自练习时总带着几分随性——吹错了大可以重来;可一旦在集体训练时,吹错一个音都会让我感到浑身不自在。”为了突破这层心理桎梏,八年级小号手雷天祥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启了特别的“破茧训练”:放学回家后,用录音器练习,一边训练一边录音,再一遍遍听录音找到不足。老师建议雷天祥每天去江边演奏,雷天祥未来也会考虑以这种全新的方式继续给自己的勇气“充充值”。

从学生课下乐器技术的精进、到每个声部专业教师分班级的排练,再到集体的合奏,为了比赛曲目完美展演,“雅韵”乐团的成员们前后打磨了近三个月。

赵瑞林教授到校指导

在音乐训练中习得良好学习习惯

对于“雅韵”乐团的同学们而言,每一次的练习与吹奏都为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的全面提升埋下注脚。

“练钢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常常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努力记忆每一份乐谱,让弹奏的每个音符都精准无误。”2022年首批乐团成员熊浩哲,在乐谱背诵和长期的钢琴训练中,专注力和记忆力都有所提升,不仅在集体训练和合奏比赛的时候从未出错,而且学习成绩也从过去的中上游到现在的名列前茅。“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的习惯,会迁移到日常学习中,成为伴随我终身成长的财富。”熊浩哲说。

在每周的排练与相处中,“雅韵”乐团成员们彼此的情谊也不断升温。七年级何聿瑶刚升初中时面对陌生的面孔和全新的环境,存在一些不适应,“但我在暑假入学前就已经和乐团成员熟络了,每次在学校见到他们就觉得不会那么孤单。”

何聿瑶说,自己吹奏的乐器是单簧管,负责乐团三声部,每次遇到大型比赛,难免会感到紧张。“这个时候同学们会聚在一起和我聊天,转移注意力,我的紧张情绪也得到一定的缓解。”每次交流后,同学们在合奏时仿佛更有底气,配合也更加默契。在训练尾声听到获奖喜讯传来时,何聿瑶与身边成员迅速扭头看向对方,嘴角上扬露出笑容,同时抬起手用力击掌、拥抱。

“雅韵”乐团在成立的三年时间里,已经培养出包括铜管组、木管组、弦乐组和打击乐器组在内的四十余名学生。他们曾先后获得武汉市艺术展演一等奖、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等荣誉。

“此次获奖,是乐团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丰富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我们坚信,在艺术的滋养下,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时代新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校供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