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孙月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财商素养?武汉英中学校小学部IBPYP项目给出了创新答案。该校近期开展的“数学文化月”主题活动,通过数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实践教学,让六年级学生完成从知识学习到商业实践的跨越式成长。
项目式学习:让数学回归真实世界
“我们的产品会涉及方言识别算法优化和虚拟形象交互功能,这些需要行业顶尖人才来完成软件的开发,所以预算一定要增加。”在数学文化月的课堂上,六年级学生刘子铭正和组员激烈讨论。他们团队开发的“AI记忆保险箱”项目,需要综合运用统计学、成本核算、利润预估等多维度数学知识。这样的场景在持续一个月的活动中已成常态。
该校数学教研组长郭老师介绍,活动以“数学与经济的四重奏”为框架,设置市场调研、财务计划、营销策略、模拟路演四大版块。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每周完成一项大板块。20个学生团队在两周内完成了包含SWOT分析、股权结构设计等具有专业要求的商业计划书,并通过模拟路演争取了“投资人”的注资。
家校协同:构建财商教育生态圈
在商业企划书模拟路演现场,由多位金融从业家长组成的评审团成为亮点。“孩子现在会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来主动分析购物决策的性价比,甚至用SWOT分析法评估自己创业团队的投资方案!”从事证券行业的家长刘先生表示,“这种将数学工具转化为财商能力的教育,真正帮孩子架起了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另一位专业从事天使投资的家长刘先生观察到:“孩子们为平衡研发成本与定价策略做了非常科学精准的设计,这种对资金链的敬畏心,比任何说教都更有价值。”
这种专业度源自持续的家校互动。活动期间,家长志愿者们的精彩点评,既肯定了孩子们的产品创意和可实施性,又为孩子们指导了进一步调整优化的方向,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新的种子。
素养转化:看得见的成长轨迹
“第三次修改融资方案时,我们真正理解了风险对冲的意义。”宠物思维训练机项目主理人魏铭沣展示着团队制作的决策树模型。喜爱无厘头表达的情绪画板小组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个性化的形象设计,让学生喜爱的二次元进入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它们除了能产生情绪价值,也能产生经济价值。”
在成果展示过程中,智能存钱罐团队开发的消费优先级算法模型,将加权平均法与零花钱管理结合;AI养老机器人项目组则用折线图直观呈现人口老龄化趋势,说明机器人养老的可行性。而“AI记忆保险箱”项目组成员叶济铭则感慨:“测算投资回收周期时,我们经历了三次方案崩溃,终于明白真正的财商不是会赚钱,而是懂得为价值耐心等待。这些无不印证着活动目标——让数学成为理解现实世界的工具。”
“财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理性决策者。”该校IBPYP协调员Mays表示,当学生开始用行为经济学原理分析消费决策,用概率论评估商业风险时,教育已突破学科边界,指向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这种教育创新或许正为破解“高分低能”困境提供新思路。
为帮助家长深度了解校园环境与教育理念,武汉英中学校小学部将于 4月26日上午9:30开放看校参观及咨询,内容包含:
● 体验观摩IB融合课堂
● 与在读生零距离对话校园生活
● 教师团队现场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