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张裕
当数学与艺术碰撞,会迸发怎样的火花?当限时竞答遇上跨学科融合,又将激发多少思维风暴?近日,武汉市藏龙高级中学数学学科月活动圆满落幕,高一、高二年级通过两大特色活动,呈献了一场“硬核”学科的创意盛宴。
高一“数形绘”:公式跃然纸上成艺术
高一年级“数形绘”手抄报大赛中,学子们以画笔解构数学之美。高一(1)班王思语的作品通过几何图形与函数曲线的组合,呈现黄金分割的视觉韵律;高一(4)班雷镇源将斐波那契数列与自然中的螺旋结构结合,展现数学与生物的奇妙关联;高一(8)班云子嫣则以水墨风格勾勒出“数学发展简史”,获评“最具文化底蕴奖”。
数学组教师评审团从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多维度打分,最终高一(1)班常睿博、熊星智,高一(8)班史凯心,高一(9)班夏芷丁等学生作品斩获一等奖。“这些作品实现了严谨逻辑与美学表达的平衡,正是理性与艺术的共生。”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长点评道。
高二“最强大脑”:三大赛段燃动思维
高二年级的“最强大脑”竞赛则掀起智力狂潮。个人限时赛中,学生需在90秒内完成立体几何、数列极限等综合题型;团队赛环节,高二(4)班与(8)班凭借默契配合,以“错位相减法”快速破解数列难题,赢得全场掌声;最激烈的学科融合赛中,数学与英语、历史、语文知识交织,如“解析《九章算术》中的文言文应用题”“用英文表述勾股定理证明过程”,学子们跨学科解题能力令评委赞叹。
数学组“独家配方”:三基三功育人才
活动现场,数学教师王念炳手写的活动海报成为焦点。谈及设计初衷,他坦言:“国家发展离不开数学根基,学生成长更需要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高二数学备课组长表示,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解题功”“研究功”与“持久功”,未来还将推出“数学π对”趣味赛、数学文化周等系列活动。
据悉,该校数学学科月已连续举办三届,通过多元形式打破学科边界。获奖学生高一(8)班史凯心表示:“手抄报创作让我发现,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化作水墨涟漪,诗词中的‘千里江陵’也能用函数建模——数学不仅是考卷上的数字,更是理解世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