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小学举行丰收节,持续四月全月,内容超丰富
2025-05-03 13:2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李惠 程志明

4月3日—4月29日,武汉市光谷第二十八小学举行首届启星·丰收节活动。一个月里,辨识农物、劳动技能比拼、生活实验创造、农场实践劳作、手工作品展示等多元实践活动轮番上演,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之美、科技之光,于团队协作中磨砺意志品质,在春日的汗水与欢笑中厚植“科技赋能生活,劳动成就梦想”的信念。

农物探秘:变身“识物小达人”

4月8日—10日,“农物辨识”春日游园会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学生们通过观察农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实物或图片),辨别其种类。

随着辨识种类从3种基础作物进阶至22类复杂植株,92%的学生在“看触闻辨”的多维体验中,成功解锁“观根知苗,触果识株”的农耕智慧。

巧手争锋:变身“技能小能手”

一年级:剥豆子

二年级:整理书包

三年级:会系会洗红领巾

四年级:削苹果

五年级:做凉拌菜

六年级:炒番茄鸡蛋

4月15日—17日,“劳动技能大比拼”擂台赛在学校操场、篮球场、网球场、食育食堂等地展开。

一年级学生挑战剥豆子;二年级学生比拼整理书包;三年级孩子既要会系红领巾,也要会洗红领巾;四年级学生比的是削苹果;五年级学生要做凉拌菜;六年级学生则要做好“中国菜入门”番茄炒鸡蛋。

实验比拼:变身“创意科学家”

4月21日—25日,各年级“创意小科学家”逐一亮相。一年级“神笔马良”“画”水成字,使回形针轻浮水面;二年级学生让纸张承重破浪行,小鱼折射变方向,引来阵阵欢呼;三年级学生竟使杯中有‘彩虹’沿纸爬坡,让杯盏克服重力在空中飞舞,引来大批小朋友围观;四年级学生利用气压原理,使瓶口“吞”蛋,瓶内盐水“托”蛋,许多孩子上前尝试;五年级学生研究虹吸原理,实现巧妙分水;六年级学生通过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使容器内气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被吸入容器,以此来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并自制灭火器。

4月30日,学校丰收节科学实验展示区俨然成为沸腾的实验室,六个年级的互动实验站台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随着“噗嗤”一声,鸡蛋瞬间被“吞”进瓶中,围观人群爆发出惊叹声和掌声。

闭幕式的高潮环节,五、六年级学生代表现场演示的《蜡烛大力士》和《制作灭火器》,孩子现场揭秘实验的奥妙,将全场热情推至沸点,此次科技盛宴,不仅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更播下了创新火种。

农场奇遇:变身“勤劳小农夫”

4月21日—25日,学校启星农场的劳动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学生们化身“勤劳小农夫”,在泥土与花香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一至四年级学生开启“责任田认领与管理”,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养护轮值表》与责任田周管理计划,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此劳动。老师讲解植物习性,带领同学们挥锹铲土、播种浇水,最后,孩子们填写《劳动实践清单》记录自己的收获。

五年级学生开展“花桶认领与种植”活动,每人带来一两盆精心挑选的盆栽装点启星农场,小组分工制定《养护轮值表》,将花桶管理细化到每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定期打卡呵护幼苗,见证花朵从含苞到盛放的全过程。

妙思造物:变身“艺术小匠人”

4月3日—25日,各年级学生变身“艺术小匠人”。他们以光谷二十八小的“校园六景”为主题,利用劳动课、美术课创作出许多精美劳动手工作品。

这些用画笔“种”出来的风景、用黏土“捏”来的故事、用农物“搭”出来的创意,展示了孩子们心中的校园之美。

“我们希望学生用劳动埋下梦想的种子,用科技浇灌创新的嫩芽,于是创设了首届丰收节。未来,我校将继续以‘擦亮每一颗星星’为愿景,深耕劳动教育和科技创新,实现五育并举,让每一个孩子在劳动和科技中绽放独特的光芒。”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