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探校忙,高中校长有提醒
2025-05-05 17:3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屏

2024年5月1日,武昌区中招咨询会现场(本报资料图片,楚天都市报新闻记者刘中灿摄)

今年,武汉普高学位迎来全方位扩招:新增的约1.1万个学位中,近7800个在第一批次、第二批次高中;综合高中学位也有大幅增加,升至2800个。新增普高学位七成以上来自优质高中。武汉市普高率将从去年的超65%提升为今年的超70%。

这一重大利好部分缓解了中考生及其家长的焦虑,也让部分人感到失去了参考往年录取情况的“锚点”。为给考生、家长填报志愿提供参考,4月底至今,武汉多所高中学校举办开放日,均迎来大量人流。

那么,探校到底应该看什么?新闻记者采访了多所高中学校的校长。他们说,可以尝试按“根据调考分数框范围”“立足个人特点选学校”“详细考量生活细节”等三步走,整理和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填报志愿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分析学生情况,确定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再匹配合适的学校。而且,高中实行分层教学,各校的分层班型比较多,新高考选科分班也给了学生上高中后再冲刺更优质班型的机会。家长应减轻焦虑并鼓励学生轻装上阵,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一所省示范高中的校长说。

第一步:根据调考分数“框范围”

选学校,第一步应是根据元月调考和四月调考的分数来框定目标学校范围。其中,四调较元调更有参考价值。

多位校长介绍,每所学校都会根据往年录取情况、今年生源情况等预估今年的分数线(5月2日,楚天都市报新闻收集并发布了56所高中的预估分数线,详见新闻微信公众号),预估线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但调考是各区评分,尺度可能略有不同,所以有的区整体高一点,有的区整体低一点;可能有些学校因招生批次变化等原因不好给出预估线,也可能有学校出现刻意报低预估线以扩大生源池的情况,所以家长还是要多问几家同层次学校,充分了解情况后就可以甄别了。”多位校长说。

今年的大扩招对学校分数线会带来多少影响?一位优质省示范高中的校长透露:“以往略高于学校校线的分数段,往往是学生最扎堆的,一分有三四十人。我校今年增加150个计划,打个比方,在试卷同等难度下,偏保守的考生可以按较去年低3—5分假设,激进点可以放宽至5—8分。”

与以上“划底线”相比,更重要的是“框范围”——上下浮动的范围多大为好?校长们提醒,武汉中考志愿除第四批次外都不是平行志愿,与“冲”相比,“稳”更重要。“高中会进行分层教学,大多学校会分为三四个班型。有些家长觉得,中考分数1分都不应浪费,应尽量往上报,最好能踩线被录取。但实际上,学生在学业上的优劣势往往是步步累积的,到了新学段,逆风翻盘的可能性有,但未必有家长们想象的那么大;与此同时,高中学校的优质资源往往向优质班型的学生倾斜,如更优秀的老师,更多参与高端活动的机会等。择校重要,择班也很重要。”一位校长说。

多位校长证实,要进最优质的班型,一般意味着中考要过校线20分甚至30分以上,依据调考分数评估时同理。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适合做“凤尾”。“一般来说,在顶尖学校发展得很好的学生往往同时具备5个特点:非常聪明、自觉性很强、有自主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身体好。如果孩子个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好,尤其是数学好,可以冲一冲。当然,同时还是要做好保底。”一位校长说。


第二步:立足个人特点选学校

如何在已经框出的一批学校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鲁周超说,要看学生和学校“合”不“合”。

鲁周超认为,这种“合”,首先是理念上的契合。“每年我校的校园开放日,我都会在近一小时的和家长的交流中讲20分钟我们的‘元教育’理念,可能有家长觉得这种理论话题很枯燥,但我们希望家长、学生能和我们一起思考如何做好响应时代需求的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应对新高考和未来的人生答卷。选学校不是简单的分数匹配问题,更要看学生能否和学校同频共振,学生认同学校的理念并投入其中,必然能有更好的发展。”

也要看学校对同层次学生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否丰富。在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的开放日上,副校长胡学进的“我们的学生成长需要他律”的发言引发了许多来探校的家长们的共鸣。“每个分数段的学生都有其共通点。学业表现最好的孩子多半是非常自律的,相应的,学校管理的自由度更高,会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考分位于市示范线到省示范高中的学生,基础还可以,但思维发展上有漏洞,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不足,也不够自律。要把他们‘拔’起来,家长、老师就要盯得更多,手把手教更多。像在我们学校,很多老师会一直培辅到晚10时,学生走出教室门就能问老师问题,这样的全程陪伴就很适合我们的学生。”胡学进说,学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能落地实施的教师团队,是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必要条件。

多所高中的校长都有同样的观点。他们进一步提出: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第一位的,在此前提下,“名师光环”固然惹眼,中青年教师的“挑大梁”作用亦不可小视。“今年我们迎来了生源完全转换,全部1100个计划都在二批招生,有些家长担心师资跟不上,其实,学校针对二批次学生的教育教学有丰富经验,更何况光谷对教师的‘资质’要求之高是有名的,履历、学历不够出色的根本考不进来。”光谷二高校长雷和喜说,像该校即将下到新高一当卓越菁英小班班主任的汪洋老师就是省特级教师,多年来教学成绩突出,年轻教师们全部毕业于教育部部属的“八大师范”或武大、华科等名校。


第三步:详细考量生活细节

武汉市中心城区考生在填志愿时可以通报,“住宿”因此应成为考生的重要考察指标。此外,高中生在校时间长,学校的时间管理、伙食安排,也应该详看。

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校长郭华说,该校住宿条件好,学生公寓设施齐全,配置有冷暖空调、书桌、衣柜、太阳能热水器,每间宿舍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洗漱间,免费供应直饮水,每间宿舍安排4—6人入住,学校每天24小时安排专人值班。“所以报考我校的考生面很广,从江北的江岸、硚口、汉阳到江南的武昌、洪山、青山、东湖高新等区,都有不少。”他说。

新闻记者从多所高中了解到,随着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出现了从高一到高三住宿生不断减少、陪读生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家长在选择学校之时便可以将学校周围房源多少、租金高低、自己通勤是否方便等纳入考虑。

“这几年,关心心理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目前,各校都非常重视心理教育,但对我们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拒绝无效努力、低效勤奋,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全方位支持。只要学校抓到点子上,学生就能度过充实而美好的高中时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的校长说。

还有校长提醒,民办高中学费、住宿费等较高,对此,家长也需要提前进行评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