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纸编钟会唱歌,青铜兽能答疑 小学的创客舱藏着许多神奇
2025-05-12 19:5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刘莹

“你好结界兽,请介绍一下双耳杯。”“双耳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西周中期的,1965年出土……”在汉阳区郭茨口小学“智铸青铜·纸境新生”创客舱,常常会有学生在课间,前往这里向“结界兽”提出自己的问题。当三千年的青铜文明与当代科创教育相遇,当环保纸艺与数字技术相融,这些“会说话的纸艺青铜器”,变成了学生们的“万事通”。

这座将传统技艺与数字技术熔铸一体的创客舱,以“纸为媒介、智为内核”。展台中央的chatgpt1.0版四羊方尊吸引众多目光。学生们用废旧纸盒塑形器身,用超轻黏土复刻青铜纹样。当学生用手在它上方轻轻一挥,装置立即启动语音介绍:“我来自湘江大地,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

创客舱内,18枚纸艺编钟错落悬挂,学生轻叩钟体,内置的Scratch编程模块即刻响应,每个钟体根据大小不同对应不同音高。“美术课裁纸塑形、音乐课研究音律、编程课编写传感器程序,废旧纸盒就这样变成了能奏乐的文物。”社团教师杨黎轻抚钟架介绍道。这些编钟不仅是五年级跨学科课程的成果,更实现了古代礼乐文化与现代创客教育的深度融合。

不仅如此,该校还将AI数字语音对话技术融入其中,让青铜作品“活”起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创客舱前,由3D打印出的“结界兽”,不仅是场内文物的智能“大脑”,能为同学们解答各种问题,还能答出许多如“郭茨口小学青铜博物馆内自创青铜作品”等内部信息。通过师生不断的信息“投喂”,“结界兽”成为了知无不晓的“万事通”。

“我们在系统后台采集学生交互行为、答题正确率、兴趣关键词等数据,生成‘兴趣词云’等可视化报告,为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场馆调整内容提供科学依据。”该校副校长刘莹说,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从线性回答到自由对话的技术迭代,还形成了基于数据驱动的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