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程聪瑞 杜志章
5月17日,第十二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高校国家治理智库联盟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本次论坛共设置1场主旨报告、1场主论坛和2个分论坛,来自国内的25位著名专家和15位青年学者在大会上发言。论坛期间还召开了高校国家治理智库联盟第三届理事长会议。来自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多位国内专家学者和线上线下4000余人参与了本次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致辞。他指出,本届论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主题,恰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既承载着学术探索的使命,更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的重任。他希望大家共同搭建“学术——政策——实践”桥梁,将论坛形成的优秀成果,通过不同渠道进入国家及地方治理决策,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次论坛嘉宾发言紧紧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核心论题,集思广益贡献理论和实践智慧,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发展的历程及经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研究、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与经验研究、数字化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等角度出发,积极献言,呈现了一场丰盛的思想交流盛宴。
在主旨报告环节有9位专家发言,华中科技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许晓东,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徐全忠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姬德强教授等专家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形塑的文化机制”“协同推进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国际智库报告中的中华民族议题”等议题作了重点发言。
主旨报告分为上下两个阶段,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杜志章教授和副院长吴畏教授主持。在主论坛环节有11位专家发言,暨南大学共同富裕与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杨君教授,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熊文钊教授,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崔榕教授等围绕“一统体制的巩固与国家治理的发展”“从宪法文本解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及其研究路径”等话题进行发言。
在闭幕式上,举行了论坛征文获奖作者颁奖仪式,其中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致闭幕词。他概括了本次会议的特点,包括学科交叉明显、研究视域广阔、问题意识强烈、时代特质鲜明、理论基础深厚等。最后,他提出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加深研究民族生存中的两种特性博弈;二是加深研究民族共同体体系的建构逻辑:三是加深研究全球化时代中的民族共同体构建问题;四是加深研究民族生存发展中的极端现象;五是加深研究民族自治问题;六是加深研究人类文明进步视域中的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