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只研究一条鱼”的他,为青少年开讲科技启蒙课
2025-05-20 19:1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彭轩涛

5 月 20 日下午,武汉市芳草高级中学报告厅秒变 “科学追星现场”!一场既硬核又有趣的 “科学家精神” 系列宣讲活动暨长江大保护区本教材发布仪式火热开启。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来到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科普报告。300 名线下观众 “前排就座”,还有近 300 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云端 “抢座”,就为听一场 “鱼和长江的奇妙故事” 。

“有人问我,研究一条鲫鱼就能成院士,是不是没那么高大上?” 桂建芳院士在报告中笑着抛出这个问题,“但这条鱼可不简单,里头藏着大学问!” 他分享起自己在武汉大学的求学经历,如何与银鲫鱼结缘,从此踏上与鲫鱼 “相伴一生” 的科研道路。

桂建芳提到,不少人被鲫鱼刺卡住,为了让大家安心吃鱼,他和团队潜心研究,最终培育出 “无刺鲫鱼”。他还科普道,金鱼其实是基因突变经人工选育的成果。此外,他带领团队鉴定出黄颡鱼性别特异的遗传标记,开拓了基于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的研究方向。

听完桂院士的讲座,线上线下的同学们还化身好奇宝宝,纷纷向桂院士提出心中的疑问。“在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当下,您觉得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来适应未来多变的科技发展环境?”活动上,芳草高级中学高一学生向桂院士提问,桂院士回复说,作为一名高中生,掌握好牢固的知识很重要,只有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应对未来挑战才能找到新的方向。最近AI很火,未来同学们也要学会使用AI,这样才能更好应对未来。

除了桂院士的讲座,活动还举行了《长江小卫士实践手册》区本教材正式首发。据悉,该教材以长江武汉段生态保护为切入点,融合水生态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治理案例等内容,采用“知识讲解+实践活动+跨学科项目”的模块化设计,配套开发“长江水质监测”“湿地生态探秘”等10余个校本实践课程,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未来,该教材将作为汉阳区22所水科技特色联盟学校核心教学材料,推动生态保护理念从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

《长江小卫士实践手册》历时一年精心编写而成,依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涵盖从源头认知到水质监测再到项目化学习等多个层面内容,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持续规范参与长江大保护行动。未来,汉阳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区校一体化推进长江大保护活动”工作机制,构建全平台支撑、全课程融入、全区域动员的智慧环境新样态,让生态文明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