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肖杨
实习生 方丹丹
通讯员 陈思佳
李佳慧是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优秀中职毕业生,目前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就读。从中职到高职,她以“闯劲儿”与“韧性”在技能赛道上脱颖而出:斩获全国数字商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等多项荣誉,并身兼学习委员、学生党支部成员,成为职教全面发展的典范。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就读时的班主任余巧评价她:“从军训时带病坚持归队的执着,到省赛失利后的迅速调整,她始终用行动证明——每一分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竞赛之路:从兴趣到突破
中职阶段,一次专业课上的PS设计小比赛,让李佳慧与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结缘。尽管班级多数同学选择沙盘赛项,她却坚持与朋友投身设计方向,课余常借实训室钥匙自主练习,最终在校内选拔中崭露头角。此后三年,她连续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从市赛一等奖到省赛二等奖,一步步打磨技能、积累经验。省赛前,因赛制临时调整,团队数月备赛方案被全盘推翻。崩溃之际,指导老师陈思佳带领团队重新梳理规则、拆分任务模块,李佳慧与队友日夜攻坚,最终逆风翻盘。“那段经历教会我,面对变化更需要冷静与协作。”她回忆说。
进入高职后,她在更高平台继续挑战自我:获全国数字商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财经商贸赛道铜奖。荣誉背后,是无数个与队友打磨方案到凌晨的日夜,也是她“细节决定成败”信念的坚持。

多重角色:责任与成长并行
作为班级学习委员,李佳慧是师生间的桥梁。她协调课程安排、整理学习资料,组织经验分享会与小组讨论,带动班级形成互助向上的学风。同时,她积极参与学生党支部工作,从策划主题党日活动到投身志愿服务,以行动践行团员担当。“时间管理没有秘诀,唯有分清优先级。”面对备赛、学业与工作的多重压力,她利用日程表规划任务,在关键阶段将训练放在首位,课余处理支部事务,午休时间完成班级工作。“老师们给予的信任与支持,让我能更专注地迎接挑战。”
“收到武船发来喜报时,我高兴却毫不意外——她有这个能力,更有这股闯劲儿。”班主任余巧谈起李佳慧时,语气中满是欣慰。中职军训期间,李佳慧因感冒发烧被家长接回家休养,临走时却急切追问“什么时候能归队”,让余巧印象深刻:“许多孩子想多休息一天,她却生怕错过训练。”
这份执着贯穿了她的学习生涯。高一起,李佳慧便被选入集训队,晚自习、寒暑假几乎全泡在实训室。余巧回忆:“她从未抱怨,即便因训练耽误作业,也一定补交到老师桌上。”三年间,她拿下武汉市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湖北省赛二等奖。2022年省赛归来,团队因“计时分”与冠军失之交臂,李佳慧眼含不甘:“老师,我们明明第一个完成……”余巧与指导老师陈思佳一边安抚情绪,一边带她们吃火锅庆功、调整状态。“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技能,更是抗压与适应力。她总能在挫折后迅速站起来。”余巧说。
未来之路:以匠心致初心
回顾过往,李佳慧坦言,每一次竞赛的磨砺都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匠心”二字的重量,“赛场上的成绩固然重要,但真正塑造我的,是那些反复推翻方案的过程、团队协作中的包容,以及失败后依然选择站起来的勇气。”
对于未来,她目标明确:通过技能大赛免试资格专升本,继续深耕专业领域。指导老师陈思佳评价她:“目标清晰、毅力过人,把学校资源用到极致。”这份踏实与专注,也将伴随她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对于李佳慧的未来,余巧充满期待:“从‘大赛选手’到‘技术能手’再到‘行业专家’,这条路需要持续精进。我相信,她的专注与韧性会带她走得更远。”
从实训室的灯光到国际赛场的舞台,李佳慧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自己的答案。正如她所言:“母校给予我底气,而我要做的,是带着这份力量,永远向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