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徐曼 王晶 王旋
“啪!” 5岁的然然使出全身力气,小手重重拍在桌面的洋画上。对面的洋画卡片应声翻飞,围观的孩子们瞬间爆发出尖叫——“翻啦!翻啦!” 老师笑着记录下这充满“江湖气”的一幕。没有爸妈指导,这群“10后”无师自通地掌握了30年前的拍卡奥义。
5月30日,武汉市青山区第一幼儿园化身巨型“时光胶囊”。近千名萌娃在老师守护下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时空行动”——“独立穿越回爸妈的90年代”。跳皮筋的歌谣、蒲扇的微风、弹珠碰撞的脆响……这些沉睡的童年记忆,被孩子们用小手一一唤醒。
入园即穿越:老物件里的“时空第一课”
“老师,它怎么这么多珠子?有什么用?”沐沐指着斑驳的算盘发问。在“时光杂货部”,收音机、搪瓷缸、铁皮盒静静陈列。没有家长翻译,孩子们围着老师,指尖触摸冰凉的金属,耳朵贴近蒙尘的喇叭孔,用最原始的感官破译“旧时光密码”。一张张与老物件的照片,定格了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
小手造“文物”:非遗展台惊呆小朋友
“哇!这个三轮车好像真的啊!”只见活灵活现的保温瓶、留声机等“老物件”前围得水泄不通。“它是用泡沫做的哦!”老师解释说,“这是由青山区泡沫仿真制作技艺传承人黄茂才爷爷制作的,它们可都是青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哦,特别特别珍贵。我们要感谢青山区文化馆、青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叔叔阿姨们让我们大饱眼福。”大班“工匠”们听到后干劲十足:艾草槌捆扎得结实饱满,五彩绳串起晶莹彩珠,宋锦珍珠画铺开对称的星河。当复刻的搪瓷盘从孩子笔下诞生时,连老师都惊呼:“这花纹,比我妈当年的还潮!”
游戏江湖气:没有爸妈的擂台更刺激
户外游戏区秒变跨时空游乐场。滚铁环赛道弯道漂移,中班萌娃弓身推杆引发阵阵喝彩;“斗鸡”擂台战况激烈,小班娃金鸡独立撞出武侠片气势;拍洋画战场硝烟弥漫,孩子们鼓腮吹气、掌心生风,卡片翻飞的脆响里藏着三十年前的童年暗号。
“他们解锁了我们的‘隐藏技能’!”瞅着乐乐和小伙伴用弹珠玩出 “战略攻防”照片,乐乐爸爸忍不住在班级群里留言“我们那会儿就傻兮兮轮流弹,谁碰到算谁赢。现在倒好,这群小鬼搞出‘地形战术’,利用积木高低设陷阱!”
时光机封存:童年从未如此“爷青回”
据悉,本次活动复刻18种传统手工、12项经典游戏,百件“童年密码”作品将在园内展出,孩子们把自制的五彩绳系在腕上,摇着拨浪鼓踏上归途。园长妈妈微笑看着这群“时空旅人”:“他们今天拍洋画的手势,和30年前操场上的孩子一模一样。” 这场没有家长护航的穿越证明:滚铁环的快乐、竹蜻蜓的梦想,从来不需要说明书。当小手握住时光,两代人的童年便在笑声中永恒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