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赵莉
“这节课我们不讲数学,讲讲心里话。”4日下午3时40分,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高三年级最后一道上课铃响起。22级数控2班数学老师王岩走上讲台,一反常态地合上书本,点开精心准备的PPT,用百余张照片回顾了全班三年来的成长点滴。此刻,在教室外手捧向日葵、等待与同学们告别的数控专业老师杨小平,已红了眼眶。

三年来师生双向成长
高一入校军训、高二的元旦晚会、高三的成人仪式……同学们看着昨日的影像如电影胶卷般缓缓滑过,原本还挂在脸上的嬉笑渐渐化作眼中的动容和泪光。
“我见过你们在钳工房汗如雨下,见过你们在机房专心刷题,见过你们在操场奋力奔跑,见过你们在晚会上欢歌笑语,也见过你们在球场帅气腾空……这些珍贵的瞬间,都将成为你们回忆里宝贵的财富。”望着教室里一张张朝气勃勃的脸庞,王岩动情地说道。
这是王岩带的第一届学生,也是他和爱人杨小平第一次同教一个班。屏幕上的照片最终定格在一家三口的合影——夫妻俩7个月大的儿子“大福”,也手捧“高考加油”的祝福语为即将走入考场的哥哥姐姐们加油打气。
“这三年是咱们相互陪伴,共同进步的三年。”王岩笑着说,三年前,同学刚入校时懵懂羞涩,他自己也初为人夫,还是个“愣头青”。转眼大家即将毕业成熟又自信,他也升级为人父,步入人生新阶段。“这三年承载着双向成长的温暖记忆。”
除了定制“成长相册”,王岩还给全班45名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条刻有“金榜题名”红绳手链,让同学们带着好运和祝福,勇敢迎接人生的首场大考。“同学们,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你们带着在这三年里收获的勇气和智慧,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王岩对全班同学说道。
夫妻“争宠”只为学生喜爱
在王岩和全班同唱《再见》的歌声中,杨小平手捧向日葵,以家属身份走进教室,向同学们深鞠一躬,郑重道别:“向日葵又叫向阳花,祝所有同学们决胜高考,一举夺魁,鹏程万里,一生向阳。”
作为教师,杨小平是爱人王岩的职业引路人。从教11年来,她带过三届毕业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即便高三最后一学期尚处产假期间,杨小平仍默默成为丈夫背后的力量,经常开“家庭教研会”,为爱人王岩的教学工作出谋划策,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届学生。

班上学生张文昊因最初在杨小平任教的专业课机械制图上表现突出而被挖掘,入围了学校数控集训队,后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职组)现代加工技术赛项中获铜奖。杨小平告诉记者,“小张很聪明,动手能力很强,但前两年专注于比赛,文化课落下不少,尤其是数学科目很薄弱,我就请王老师多给小张开开小灶。”小张同学在冲刺阶段也很给力,经常主动在课余时间找王岩老师辅导,目前进步很明显,考进本科的希望很大。
作为丈夫,王岩在校全身心指导学生,回家后又无缝切换到“奶爸”“暖男”模式,妻子怀孕、产假期间他也坚持回家做午饭。两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上都是默契十足的“最佳拍档”。如此同频的两人,却因为学生的喜爱而“争风吃醋”。原来,王岩连续两年在民主投票中,获得22级数控2班学生心中“最喜爱的老师”,这让杨小平颇有些“不服气”。“我也和学生关系很好!在别的班级,我都是学生心中最喜欢的老师,唯独这个班,我竟排在了王老师后面。”杨小平佯装愠怒,眉眼间却藏着一丝难掩的骄傲。

这次“意外落败”,让杨老师看到了爱人身上更多优点,她认真比照分析道:“我的教学风格是严慈相济,王老师属于风趣幽默、润物无声,从不对学生发火。”在杨小平看来,这届学生给王老师带来了为人师的幸福感,也激发了他的教学热情和自信心。“我教给同学们知识,他们视我为榜样,给了我爱和尊重,这就是老师幸福感的来源。”王岩表示,希望学生们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未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