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院士聚汉共论未来食品风向:风味与健康一个都不能少
2025-09-28 17:3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廖鄂 王海滨

9月20日上午,“FFPSI·2025国际食品风味感知科学与创新技术论坛”在武汉开幕。本次论坛以“揭秘风味密码 助力研发创新”为主题,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单杨研究员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球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界的近400名代表,共同围绕食品风味感知科学及相关前沿技术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论坛主会场

武汉轻工大学校长董仕节在出席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航天科技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深刻重塑传统食品行业,不断催生新业态与新模式。面对这一趋势,我们要在保障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应用、持续优化加工工艺、加强品质与风味创新。他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与技术成果转化,密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聚力前沿技术攻关,助力食品工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为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作报告

此次论坛设置了主论坛及三个分论坛。在主论坛环节,孙宝国院士在以“大食物观与食品创新”为题的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从“大粮食观”到“大食物观”转变所带来的食物供给体系的深刻变革,并深入探讨了食品风味与健康传承创新的发展路径。他指出,未来食品的发展将坚持风味与健康双导向,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食品的安全品质、风味体验与健康价值。同时,要注重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食品供给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孙宝国院士还强调,药食同用健康食品的研发与生产将成为未来食品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武汉轻工大学校长董仕节致辞

单杨院士以视频方式作题为“饮食与健康”的学术报告,系统深入地探讨了饮食对人类健康寿命的核心影响,并提出以“主动健康”理念应对现代营养挑战。报告围绕“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这一核心思想,全面审视了全球视野下不同饮食模式的利弊,指出我国居民面临营养摄入不均与膳食相关慢性病高发的双重挑战,从多维度揭示了饮食与健康的内在联系,强调将合理膳食与适度运动相结合的“主动健康”理念,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与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肯塔基大学Youling Xiong(熊幼翎)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大学/扬州大学Robert Goulston Gilbert(罗伯特・戈尔斯顿・吉尔伯特)教授,南昌大学原副校长涂宗财教授,天津农学院副校长张民教授等21位知名专家学者也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国外专家学者作报告

据了解,此次会议的三个分论坛分别以“风味解码与技术创新”“食品品质与感官科学”及“特色食材与产业化应用”为主题,共举办了52场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食品感知科学、风味解析技术、调味品开发、农产品加工保鲜等领域展开研讨,分享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大会开幕前还举行了“青年+硕博论坛”。

据悉,本届论坛由武汉轻工大学、FFPSI·食品风味感知科学与创新技术论坛组委会、苏州食味感官技术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