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GIS人才怎么培养?武大这场大会,大咖们给出“标准答案”
2025-10-26 13:2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静娴

实习生 谢咏希

通讯员 周芯宇

10月25日-26日,以“数智技术赋能新质教育”为主题的第二届GIS教育大会暨全国高校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武汉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GIS专业负责人、教师,IT及地理信息名企高管、技术专家等300余人共聚珞珈山,共同分享数智技术赋能GIS教育的最新成果,探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等核心议题,共推GIS教育高质量发展。

锚定方向,多角度擘画GIS教育新未来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在会上致辞。针对当前GIS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他提出以“三个贯通”破题:贯通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夯实地理核心理论并融入AI、物联网等课程,构建“厚基础、强交叉”的课程体系;贯通课堂教学与实践创新,依托产学研平台让学生在项目中培养“从数据到决策”全链条能力;贯通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引入全球GIS资源的同时立足国情,培养兼具全球治理能力与服务国家战略担当的人才。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在致辞中表示,在多方协同努力下,GIS教育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为进一步推动GIS教育适配产业需求,他提出从构建“空间智能+”课程体系、打造“虚实结合”教学实践平台、借鉴“双师型”理念推动企业与高校师资双向流动三方面发力,探索数智技术赋能新质教育路径,共促GIS教育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莲在致辞中提到,武大整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及全校地理学资源,将深度学习、大模型等数智技术融入空间分析课程,逐步构建起“GIS+AI”新生态;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将真实实践项目引入课堂,打造“实战育人”新模式;积极探索与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深入推动中国标准、中国方案走向世界,拓展出“全球胜任力”新格局,助力培养既顺应数智技术浪潮,又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思想碰撞,多维度探讨数智时代GIS教育发展新路径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汤国安教授、超图软件董事钟耳顺、云南师范大学杨昆教授、武汉大学沈焕锋教授、北京大学杜世宏教授、摩尔线程公司总经理胡力武等嘉宾,围绕AI与数字经济下的GIS人才培养、地理空间思维、信息地理学发展方向、数智化实践路径及国产GPU技术赋能教育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超图软件、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湖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与企业的专家学者,就空间能力培养、空间智能体技术、专业质量提升、遥感课程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等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主题沙龙环节由广州大学吴志峰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面向新质生产力:GIS教育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展开对话,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

10月26日,大会设立两个分论坛。在“AI技术赋能的GIS专业升级路径”分论坛中,多所高校聚焦AI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展开研讨;在“AI驱动的GIS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分论坛中,各方结合院校特色与行业需求,分享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案例。

双轨发力,聚力打造GIS人才培养新局面

据了解,当前,地理信息科学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这对高校培养具备扎实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的GIS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加快建设符合教育强国目标、彰显中国特色的GIS实践与应用类高质量教材体系,成为一项兼具现实紧迫性与深远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

大会举行了“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科学实验教学丛书”教材编委聘任暨配套资源对接仪式,超图软件将提供“SuperMap GIS 2025”教育版软件产品及相关技术资源支持。仪式上,清华大学出版社陈明社长与顾问汤国安教授为参编教师颁发聘书。

据悉,自2024年首届GIS教育大会启动“GIS+教材编委会”以来,丛书编写工作稳步推进。未来,编委会还将规划“GIS+应用系列教材”,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体系。

大会同时发布了“全国高校GIS产教融合育人行动计划(第二批)”,中国矿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加入该计划。该计划在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框架下,推动校企在课程共建、平台搭建、师资提升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旨在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薪火相传,开启GIS教育变革新征程

在大会的闭幕式上,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任福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两天时间,近40位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技术赋能新质教育、AI重塑教学模式等议题展开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近200所高校代表跨地域交流,凝聚着对GIS教育事业的热忱。GIS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需持续探索,希望以大会为契机,各方携手拥抱数智变革,共创GIS教育美好未来。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刘瑜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GIS教育大会的行业价值体现在“桥梁搭建”与“方向锚定”,一方面,会议整合了全国不同区域院校的教学资源、研究成果与实践育人经验,形成GIS教育的多方协同发力;另一方面,会议聚焦数智化转型关键议题,让学界与产业界精准对话,明确了GIS教育从传统理论教学向“技术融合+实践创新”转型的方向。

大会举行了交旗仪式。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任福教授代表本次大会承办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向“第三届GIS教育大会”承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李红波教授递交大会会旗。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