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张渊
深夜时分,湖北经济学院香帅楼10层依然亮着灯。这里是数字金融创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键盘声断续响起,几台电脑屏幕上跑着数据,一群学生正热烈讨论着——“数”质达四方,一“网”通天下——武汉居民数字素养对互联网使用的差异化体现在何处?这个曾在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拿下国奖项目的团队负责人夏欣欣同学介绍:“我们不只是在算数据,更想弄懂数据背后的商业逻辑。”
学生团队开展项目启动
“财经+AI”,全天候的创新基地
夏欣欣是实验室里“从零起步”的典型。“那会儿我连代码都写不顺,全靠老师和学长带。”夏欣欣回忆。指导老师邸忆为他量身定制了“理论研习+项目实战”双线培养方案:一边系统学习算法知识,一边直接参与项目开发。从整理文献、搭建基础框架做起,他逐步参与到金融学科竞赛和科研任务中。
和夏欣欣一样,目前读大二的祝振泰也是实验室的“明星学员”。他所在的团队有个有趣的名字——“黄金矿工之天天搬砖”。
“实验室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宿舍一样。”祝振泰说,“寒假里暖气全天开放,我们可以随时来做金融科技联动测试;平常不管多晚,总有会议室和工位留给我们讨论。”
通过“驻场指导+线上答疑”模式,让团队受益匪浅。开发组专注优化算法,测试组逐行排查代码,大家在“发现问题—拆解目标—反复试错—优化解决”的循环中,把复杂的技术难题一步步落地。今年暑假,这支团队先后斩获学科竞赛省级特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开展数字普惠金融调研
“我们坚持‘信息固本,经管赋魂’的理念。”实验室研究员邸忆介绍,实验室着力推进新工科与新财经的融合,培养既懂AI技术、又通数字金融的复合型人才。
为此,实验室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财经+AI”课程体系。面向全校近4000名本科生开设的《货币金融学》《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先后获评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紧密结合金融风控、智慧城市等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与金融价值。
“对于经管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目的并非成为算法工程师,而是掌握这一颠覆性技术的核心思想与应用场景,从而赋能其本专业领域。”邸忆说。
举办AI创客训练营
实战练兵,本科生走向学术前沿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田浩教授表示,实验室建设涵盖金融审计大模型与审计治理、智能关联网络的金融反欺诈等重点研究方向,研究员们将前沿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学生科研项目培养及学科竞赛中。
近年来,实验室重点结合AI创客训练营,由副主任李睿恒、石兵华老师、郑玲老师等合作组建竞赛培育专班,针对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竞赛、“挑战杯”等赛事开展阶梯式培训。近三年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7项。
在申报2025年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实验室承接了15个金融科技相关课题,涵盖智能投研、隐私计算、ESG风险评估等前沿方向,参与学生近百人。
实验室配备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等先进设备,同样向本科生开放。学生们可依托这些平台进行大规模数据建模与系统仿真,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金融预测模型训练等科研项目。
参加数字金融创新前沿论坛
同时,实验室与微众信科、东方微银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通过校企合作。指导学生开展科研立项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30余名本科生参与技术攻关,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9项。
“通过项目驱动式学习,让学生在金融智能系统开发、风险建模与数据治理等场景中提升金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田浩表示,实验室毕业生进入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技术部门从事金融科技相关工作的比例显著提升,形成了教学支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产业协同育人的良性闭环。
参加“普惠金融·青春践行”大学生社会实践竞赛
知行合一,从服务小微企业开始
实验室的培养理念不仅停留在竞赛场上,更延伸至社会服务。在“普惠金融·青春践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团队深入基层,运用AI技术构建信用评估模型,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李睿恒介绍,在“绿色认证”“数据要素大赛”等社会服务项目中,实验室吸纳了众多优秀本科生参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深度参与算法优化、数据清洗与系统测试,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合作企业的科技金融预测、智慧风控与信用评估平台,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
实验室利用湖北名师、楚天名师等高层次人才深度参与本科课程建设与科研指导,主持开发《金融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课程。在名师指导下,学生团队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physica》《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期刊。
人工智能时代下,数字金融正在重塑全球金融生态。数字金融创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许传华教授指出,实验室将依托与头部科技企业的协同平台,持续引入真实场景案例,强化“人工智能+数字金融”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在数字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预研项目,始终保持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敏感度,实现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创新实践的深度融合。
数字金融创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