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陈梦荣

10月29日下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蒋兴鹏和校企合作单位代表一起走进该校文化旅游学院2230“一站式”学生社区,与该学院学生代表聚焦技能提升,共话发展路径。不少企业代表看到学生们自信展示和大方谈吐,当场对学子喊话,希望学生们毕业后到自己的企业去。
学生们依次围绕技能提升、学业规划、职业发展、实习就业等相关话题展开分享。
孙慧娟展示宴会设计技能
高羽琦展示导游讲解技能
酒店专业学生孙慧娟化身“宴会设计师”,凭借精巧的桌艺布局、创意的餐具搭配,将专业知识与审美素养融入每一处细节,呈现出一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宴会场景设计。旅游专业学生高羽琦则以“金牌导游”的自信,用流畅的语言、饱满的热情讲解黄鹤楼景点,从历史背景到文化内涵,从游览路线到服务贴士,尽显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良好的沟通能力。
文创2502班学生麦依尔别克来自新疆,他说,他已加入了校足球队,认识了很多朋友,辅导员陈老师的关怀尤其让他觉得温暖。“上周五,我突然感冒不舒服,浑身没力气,第一次在外生病,我慌得不知道怎么办,只能试着给陈老师发了条消息。没想到不到10分钟,我就听到了敲门声——陈老师拎着药袋和保温杯来到宿舍,进门先摸了摸我的额头,又拿出体温计帮我量,还轻声问,是不是想家了?还是白天穿太少着凉了?”
研学2301班学生高羽琦也说,学校和老师的关怀让她特别温暖。“去年我写了一篇《职教牵手文旅匠音唱响江城》的文章,改了好几版都不满意。在我打算放弃的时候,辅导员杨薇老师从立意到标点都帮我逐字打磨,文章最终入选教育部职成司组编的征文集,还是湖北高职院校唯一入选的。”
高羽琦说,她现在正尝试做文旅直播,把专业知识用在实践中。从写脚本到和欢乐谷、唐城等景点签合作,再到成为美团、抖音固定主播。从最开始的时薪18元,到现在的时薪200-350元;从最开始一场直播GMV(直播带货成交总额)只有几百元,到现在一场直播GMV有200万元。每次遇到瓶颈,都有专业老师都帮我分析,是学校给了我“敢尝试”的底气。
商英2301班学生徐卓说,他是班长、学院团总支副书记,也是学院心晴天使服务队的队长。“印象最深的是大一参加光谷马拉松志愿服务,我被任命为男生组负责人。这是我首次参加这类大型活动,一开始很焦虑,负责活动的辅导员石老师多次鼓励我。活动前,我协助老师整理报名信息、筹备志愿者培训会,活动当天凌晨4点起床集合,天气很冷,但大家热情很高。在分配服务点位时,大家都想近距离接触运动员,我耐心地说明情况,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后,所有人都按原定点位到岗。志愿服务活动既锻炼了我统筹细节、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又提升了我的沟通技巧,更体会到责任与协作的重要性,这些都成为我做好学生工作的宝贵经验。”
酒店2401班学生孙慧娟介绍,今年上半年,她先后参加郑州行业赛和2025年湖北省职业技能竞赛——中餐宴会比赛,两段比赛经历打磨着她的专业技能,也让她理解了“职业精神”这四个字的重量。“备赛期间,摆台有一系列严苛的标准:餐碟距桌边必须精准到1.5厘米,所有餐具间距要完全一致,要在15分钟内完成八人台的全套摆台。我曾三次不达标,急得想放弃,指导老师一直鼓励我,把任务拆解,陪着我逐个突破。我每天泡在实训室里,反复练习每一个动作的角度、力度和速度。一个多月后,我终于能又快又准地完成全套操作。两次备赛让我迅速成长:从前遇难题想放弃,现在会主动找方法;从前觉得严苛的标准是刁难,如今懂得这是对职业的敬畏、对专业的负责,要学会沉下心来打磨技能。这些藏在汗水里的经历,成为我未来就业最足的底气。”
企业代表们听得连连点头:“同学们展现的专业技能够硬,职业素养也扎实,正是我们要找的应用型人才!”大家明确表示,接下来会和学校把校企合作做实做深—— 不仅要一起建能练真本事的实践基地,做针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订单式培养,还会敞开大门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湖北中青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琳婕、武汉壹旅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晨阳等企业负责人现场发出邀约,向大三的同学递上offer,实打实给学子搭起一座从校园直通职场的 “快速桥”。
蒋兴鹏笑着向台下的同学们竖起了大拇指。“技能是咱们的立身之本,和老师、同学、行业前辈的每一次对话,都是打开成长大门的钥匙!”
他向学子们送上四点寄语:一要坚定专业自信,脚踏实地钻研知识技能;二要热情拥抱时代,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对文旅行业的新要求;三要持续锤炼本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四要勇敢跳出舒适圈,规划并走好职业发展道路。他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语气恳切:“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的有为青年!”

他对企业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与校企合作单位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共同打造全方位育人生态,让更多学子在技能赋能中实现成长梦想。
(通讯员 王燕 张雪怡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