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得更快”到“传得更信”,《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诚信建构》提出“多维协同”治理新方案
2025-11-02 21:0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渊

10月31日,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研究创新”高端圆桌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期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传播伦理研究所所长方艳教授所著《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诚信建构》一书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该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被学者誉为“切中时代脉搏的力作”,为理解并应对当前智能传播环境下的社会信任危机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诚信建构》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安徽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传播格局的重塑展开深入探讨,共商新闻传播学科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与研究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卫东教授指出,智能传播在带来信息普惠的同时,也加剧了信息茧房、算法偏见、虚假信息与隐私泄露等问题,持续侵蚀社会诚信的基础。他表示,《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诚信建构》精准回应了上述挑战,系统探讨了在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中,社会诚信如何建构等关键议题。

华东师范大学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虹教授认为,该书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是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研究创新的重要贡献。她指出,作者融合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与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对信息信任的影响、社交媒体传播对社会共识形成的挑战、数字身份与隐私保护对个体诚信的作用,以及平台责任对网络信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拓展了学科研究边界。

论坛现场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强烈的现实关怀与实践导向。著作不仅进行理论批判,还提出“多维协同建构与治理”的可行路径,涵盖技术向善、制度保障、教育引领与文化培育等多个层面,为新闻传播学科从“信息传播研究”向“信任关系建构研究”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参照,新闻传播学科不仅关心“如何传得更快、更广”,更将肩负起“如何传得更真、更信”的时代使命,为构建清朗、可信的数字社会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