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举行首届四古山大学生记者节
2025-11-14 17:3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王雪莲 陆慧

11月13日上午,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第一届四古山大学生记者节在学校一号报告厅启幕。本届记者节以“执笔写青春,无悔校媒人”为主题,旨在构建学生记者交流互鉴的高水平平台,全面提升校园媒体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深化校媒合作机制,扩大校园融媒体传播影响力,激励广大学生记者投身新闻内容创作,为校园文化繁荣与对外形象塑造注入青春活力。

活动特邀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资深记者现场指导。同时,文华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武汉城市学院、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武汉光谷职业学院等多所兄弟院校的学生记者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成长。校党委书记丁振国,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曹小艳,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王雪莲等出席活动。开幕式由校融媒体中心学生凌炜登主持。

活动伊始,主持人详细阐述了本届记者节举办的背景与意义,并向所有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曹小艳代表学校向媒体朋友及兄弟院校学生致以诚挚问候。她指出,记者节不仅是展示成果的舞台,更是一场关于成长、传承与理想的心灵对话。她鼓励在座的学子们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王雪莲回顾了学校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历程。她介绍,中心自2006年成立记者团起步,已逐步发展为架构完善、功能齐备的融媒体平台,并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传媒新锐。面向未来,她提出四点期望: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深耕内容品质、勇于拥抱变革、锻造过硬队伍,并勉励同学们珍惜在校时光,用心用情讲好商贸故事。

在主题分享环节,湖北日报记者张歆以“从校园记者到党报记者的七年跨越”为题,深情讲述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从“误打误撞”进入新闻专业,到攻读双学位、考研转型、互联网行业探索,最终回归新闻主业,她在湖北日报深耕文教报道七年,参与中非论坛、东湖论坛、疫情报道等重大任务,并多次荣获湖北新闻奖。她总结出三点感悟:成长路径并非线性,要勇于尝试、找到内在驱动力;珍惜25岁前的黄金积累期,广泛阅读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主动适应传播变革,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与话语方式。

楚天都市报新闻记者李碗容分享了她从市场营销专业跨行投身新闻的追梦历程。校园通讯社的经历点燃了她的新闻热情,名字首次出现在校园官网带来莫大鼓舞,恩施晚报实习则收获了初代成就感。历经跨专业考研、多家媒体历练,她如今奔跑在高校与科技报道一线,多篇暖心故事与紧急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并获省级奖项。她寄语学子:主动追寻心中热爱,静心打磨持之以恒,坦然面对未来未知,并深情祝愿“在故事的星河中,点亮自己,也照亮彼此”。

活动期间,学校为评选出的20名“2025年度优秀大学生记者”举行颁奖仪式,校领导为来自校融媒体中心、校团委新闻中心及各学院的获奖代表颁奖。优秀学生记者代表彭佳怡结合校融媒体中心工作与校史馆讲解经历,分享了如何从细微处捕捉新闻灵感、传承校史精神、培养新闻敏感的心得。她呼吁学生记者群体坚守热爱,勇于创新,共同书写校园新闻事业的新篇章。

丁振国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学生记者队伍对校园文化生态与学校品牌传播作出的积极贡献。立足新时代,他对校园记者提出四点希望:做有温度的记录者,捕捉校园真情;做有担当的新闻人,恪守社会责任;做有深度的思考者,洞察事件本质;做有活力的传播者,创新表达形式。他勉励同学们以笔为犁,深耕时代沃土,发出商贸青年的响亮回音。

主体活动结束后,与会兄弟院校学生记者代表依次参观了商务学院“大禹号”直播间、全息投影VR体验馆、人工智能体验中心、西餐厅及茶艺室等特色实训场所。同学们对我校先进的实训设施、鲜明的专业特色及浓厚的育人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在记者节开幕前夕,一号教学楼外展出了上百幅由学生记者拍摄的摄影作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作品不仅聚焦校园四季风光与重大活动瞬间,更涵盖了学生们在校外采风创作的精彩画面——从壮丽的山川河流到古朴的街巷民居,从繁华的都市景象到宁静的田园风光,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开阔的视野、精湛的技艺与深厚的人文情怀。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欣赏,成为记者节期间最受瞩目的亮点之一。

首届“四古山”大学生记者节在热烈与期盼中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场青春与理想交织的盛会,也是一次专业与情怀共振的洗礼。它见证了校园新闻人的茁壮成长,更播下了坚守真实、传递温度的种子。展望未来,该校学生记者定将承载收获与启迪,以笔锋刻画时代,以镜头记录变迁,持续为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代叙事传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