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徐颖刘微 张艳 高东起
海报设计:黄达
6月底,“老区新动能 振兴加速度——2025全国新兴主流媒体巴中行”举行,活动采访团深入四川巴中企业,了解企业创业创新的故事,看老区换新颜。
在四川巴中通江县,看一朵朵银耳,如何“变身”为植物饮品、银耳果冻、银耳洗护用品;在巴中市经开区,看铭诚微电子科技是如何抓住我国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机遇,为产业链提供高品质的芯片封装解决方案,走访巨星铭创四川总部,听建筑装饰用铝单板行业里龙头企业的先进经验;在巴中南江县,看一种会“变身”的石头,它曾是沉睡在岩层里的普通硅酸盐,如今却能化身陶瓷釉面的温润光泽。
“通江银耳”变身几十种产品,科技让传统农业跑出加速度
在巴中这片土地上,产业新动能正沿着特色资源的脉络蓬勃生长。其中,通江银耳以一根跨越千年的“银线”,串联起从田间到市场、从传统到现代的完整产业链。通江银耳早已跳出“晒干卖干货”的传统模式,在加工环节实现了“一耳多吃、一耳多用”的突破。
古语有云“天生露,露生雾,雾生耳”。采访团在四川巴中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这里雾气蒸腾,白色的银耳正在适宜它的环境里生长,“我们通过研发的木屑银耳种植技术,温湿光全仿自然环境,种植周期可缩短到45天,克服了段木银耳只能收一季的短板。”巴中市通江未来生物科技副总经理蒲小明介绍,这样种植的银耳品相好、营养价值高,产量也更高。
而该公司的产品展厅更让人大开眼界,这里有干银耳、冻干银耳羹、燕窝银耳羹、银耳洗护用品、银耳面膜等几十种产品。据展厅讲解员介绍,围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三大方向,研发团队深挖银耳的营养与功效:即食银耳汤锁住鲜润,银耳面膜萃取天然保湿成分……几十种产品,让银耳从餐桌走向梳妆台,从食材变身为可随身携带的营养品,附加值提升数倍。这种“全利用、深加工”的思路,让每一份资源都发挥最大价值,推动产业链从“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跨越。
展厅内还展示有该公司的抖音售卖二维码,精深加工让“初级品”成了“消费品”,数字营销又让“山货”走出大山。据悉,通过线下展会、线上推广、文化IP打造,通江银耳产品走进商超,远销全国各地。
“铭诚微电子”抓住芯片产业的机遇,当年落地投产,产销两旺
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巴中经开区的巴中市铭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看到在洁净车间内,工人们来回穿梭,查看机器、调整参数、检测产品,忙碌却有序;精密仪器正雕刻毫米级电子元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逐渐变成高性能的集成电路芯片及配件。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去年3月投产,主要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制造与封装,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仪器、飞行器等领域。投产后仅10天,就完成了首批自主研发芯片产品的封装及出货。不仅创造了企业达产达效的“新速度”,还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升规的项目推进“加速度”。截至目前,一直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特别是巴南高铁开通后,高效快捷的交通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客户和订单。
“南江霞石”的科技跃迁:从“挖矿”到“造材细分”
四川巴中的南江霞石因为品质高,在行业内闻名遐迩。资源型产业如何摆脱“粗放开采”的路径依赖?四川南江新兴矿业的霞石产业给出答案:以科技创新为凿,将“矿石”锻造成“材料”,推动传统矿业向高端功能材料产业跨越。
什么是霞石,霞石可以做什么?当采访团走入新兴矿业的大门,这里矗立的一块霞石原矿,为采访团解答了谜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霞石是做水泥、陶瓷的重要原材料。这里产生的霞石尾矿分为粗、细和超细三类,粗粒级尾矿将加工新型建筑材料,细粒级尾矿及矿山剥离土将用作水泥配料,超细级尾矿将用作陶瓷坯料、陶瓷釉料,真正实现霞石资源全链条开发,综合利用率达100%。“在制作陶瓷器时,加入霞石粉材料,可以有三大好处。一是节能,用钠长石、钾长石、高岭土做陶瓷烧结需1200-1500℃,而加入南江霞石后烧结温度在800℃,大幅降低能耗;二是提高成品率,原本用其他材料成品率约80%,加入后单坯成品率可达95%;三是改善釉面效果,不影响钧窑、汝窑等传统工艺的外观,还能让产品釉面更具光泽,呈现流光溢彩的效果。”
在该公司产品展示厅,采访团看到,这里不同含铁量的霞石粉依次排开,形成了该公司低、中、高端霞石粉产品供应链,“铁含量越低,烧制陶瓷效果越好。我们采用先进的分级设备,对产品粒级进行严格分级,如今产品中的铁含量可以达到0.1%。”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项技术已走在全国最前列,产品供不应求。这一成就得益于巴中丰富的霞石资源和企业的技术创新。
“巨星铭创”回巴中返乡投资创业,适应时代需求开发新品
当采访团走进四川巨星铭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车间里高科技无人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在标准化厂房里,工人铆足干劲进行开料、放样、成型、喷涂等工序。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约有12000平方米的铝单板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成都大运会、成都地铁27号线、30号线、成都金牛宾馆、巴中第一人民医院、汉巴南高铁站、杭州亚运村、奥体中心、国家会展中心、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中国电科产业园、国家食品博览中心、瑞安国旗教育馆……我们已为上千个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产品和服务。”四川巨星铭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飞介绍,“铝板已成为内外幕墙装修的主流选择,尤其在沿海地区,高端楼盘、商业综合体普遍采用铝单板幕墙。目前,巨星铭创集团满线员工达到1000人以上,2024年1-12月铝单板总产值达11.9亿元。”
采访团了解到,该公司是“巴商回家”和“返乡投资创业”的制造业代表。巨星铭创创立于江苏常州,董事长黄波是四川巴中人,心系家乡发展,2022年回到巴中投资办厂,2022年10月22日该公司四川厂区建成投产。刘飞介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重庆、成都等西南地区的铝板需求量激增,推动行业进入上升期。
该公司厂区外还有已经制作完成的“太空舱”,引发了媒体的兴趣:“这就是一个移动的房间!”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个国外的客户预定好的100台,可以拎包入住。”刘飞介绍,公司不断探索新产品。这是公司2025年1月发布了新产品——聚星718移动智能太空舱,采用模块化建筑技术+铝板材料工艺,为当地文旅发展、应急医疗、智慧驿站提供“即装即用”的低碳空间。
“华油中蓝”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打造重型汽车“清洁能源基地”
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这里有天然气全产业链的专业运营商——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华油中蓝主要从事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天然气(LNG)生产、零散气上载、车/船加气站建设与经营、LNG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公司定位于“奉献清洁能源,守护祖国蓝天”,一直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之路,实施“以气代油”的战略方针,积极倡导“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减碳、节碳理念,践行股东方提出的“推动低碳经济,共享丰盛未来”的愿景。公司拥有2项发明专利、先后荣获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秉承“做专、做精、做强、做大”的企业宗旨,凝聚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管理、经营人才,通过与主板上市企业、国企、民营资本、行业精英强强联合,把握历史机遇,响应国家与属地号召,让零散天然气颗粒归仓,通过融圈建链延链让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把公司打造成川东北地区最大的重型汽车“清洁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