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风和煦。在长江之畔,相约二三知音好友,
登临天兴洲,徜徉城市里的生态绿洲,与这方难得的净土来一场美好的“遇见”。
天兴洲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山镇、江岸区谌家矶所夹的长江段江心,四面环长江,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是长江武汉段最大的江心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江岛风情景观,是武汉腹地的一处重要湿地。
去天兴洲有两条路,一条是开车或乘车从天兴洲大桥下天兴洲匝道过去,另一条是从青山镇码头坐渡轮过去。
我们选择的是从青山镇码头坐渡轮过去,坐渡轮横穿长江,要比直接从匝道下去更有意思。
把车开到青山镇渡轮码头,在江边排队时,只见百舸争流,天兴洲渡轮从对岸一片苍茫中,劈波斩浪而来,缓缓靠岸。
渡轮停稳后,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把车开到渡轮上。人在车上,车在船上,船在江上,江在天地间,清风吹拂下,感觉真好!
这是天兴洲唯一的水上交通线,人、车、货物混装。汽笛长鸣,渡轮起航,缓缓向天兴洲驶去。
天兴洲到了,驱车驶向江堤,向天兴洲奔去。
在环岛公路上,没有红绿灯,没有斑马线,无遮无拦。前路视野开阔,我的心胸也变得开朗舒坦起来。
天兴洲像长江上的一艘游艇,我感觉自己正行走在游艇之上。眼前的万里长江,排山倒海,奔腾向前,一路高歌。
天兴洲的历史如同一幅磅礴的画卷,在江天一色的时空中徐徐展开。
天兴洲的形成有多种说法,主要的有两个,一是天上的星星降落在长江,意为这是上天所谴,天星下凡,谓之“天星洲”;二是长江泥沙自然冲积而成。天兴洲位于武汉青山峡中段,长江河床和航道经过数千年演变,泥沙到这里流不动了,日积月累形成沙洲。因为是新添一洲,名曰“添新洲”。
无论哪个名字,字音都是一样的。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一个更加吉祥、更加富有诗意、更加励志的名字,“天兴洲”。
天兴洲地势平坦,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据武汉档案馆史料记载,天兴洲至少有800年的历史。清同治四年,就开始有人居住。早年上洲者,多为到洲上歇船晒网的渔民,久而久之,这些渔民开始在洲上开荒种地,筑房而居,天兴洲上的人丁渐渐兴旺起来,人烟较多时期始于约200年前。天兴洲上80%的人都是渔民的后代,他们传统的生存来源主要有三个,即天上飞来的鸟,水里游来的鱼,地里种的庄稼。
现在,天兴洲是一个纯农业的洲,没有工业,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由于洲体是河流冲击而成,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其出产的瓜果蔬菜口味独特,特别香甜,是武汉著名的西瓜、甜瓜、韭黄产出地。
洲上居民大都姓曾,其名字基本按中国曾氏族谱排列,疑似曾国藩的后代。
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天兴洲一直保持着古朴的原生态,洲上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烟囱林立,没有机器轰鸣。由于四面环江,空气也十分新鲜。
近些年来,许多城里人,特别是学生,不知不觉形成了畅游天心洲的雅兴,甚至有趋之若鹜之势。他们看中的就是天兴洲的古朴,沙滩、原野、野趣,以及宁静与和谐。他们可以在沙滩上漫步和奔跑,可以在草地上打滚和舞蹈。可以感受大草原的风情,可以品尝野炊的美味,可以领略原野绿色的韵味。可以感受农民的淳朴与厚道,可以品尝久负盛名的西瓜。
近年来,天兴洲以年均110米以上的速度向下游漂移,且漂移速度正在加快。为此,武汉市在洲头迎水面修建起了约4.3公里长的护坡,不仅使天兴洲不再“漂移”,而且防止了下游河床抬高,有利于防洪、行洪。
我们来到洲头,眺望江面,顿觉温柔多情的生态绿洲,突然有了一身傲骨。气势恢宏般地把一路奔涌、浩浩荡荡、不可一世的长江劈成了两半,不得不乖乖地放慢速度,从洲两边小心翼翼地绕过。站在这里,可以真切地看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我们来到天兴洲的中部,这里有细细的沙滩、摇曳的芦苇、鸬鹚、候鸟、乌龟、草鱼、鲶鱼等,还有遍布洲岸的萋萋芳草。洲上的芦苇历经寒冬而不倒,坚强地站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随风摇曳,招惹游人。
漫步洲中央,柳树青青,柳条依依,似乎要让斗嘴的恋人,瞬间变得浓情蜜意。似乎要把所有的人,引诱成为高雅的诗人。似乎要让所有的人,真切地感受春天的气息。
遇见一片桃花林,娇艳欲滴的桃花盛情绽放,呼唤我们停车止步,欣赏赞美她的姹紫嫣红。
远远地,我们又看见一大片一大片金黄,铺展在这肥沃的土地上。
我们走进耀眼的金黄当中,清香阵阵,蝴蝶翩飞,蜜蜂嗡嗡鸣唱。黄莺、黄鹂、鹊鸲、灰喜鹊等鸟兴奋地飞来飞去,追逐嬉戏。
恍惚间似乎听到了大唐诗人白居易发出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赞叹。
似乎看到了宋代杨万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童趣。
似乎感受到了元代黄庚“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的画意。
似乎体会到了明代高濂“丛丛蝴蝶斗香飞,洒金泥,浪叠黄云望欲迷”的诗情。
似乎感应到了清代易顺鼎“柳絮绿将莺梦管,菜花黄得蝶魂销”的沉醉。
在这片金黄色的花海尽头,散落着一个个鲜艳多彩的蒙古包,点缀在一望无垠的青草坪上。有不少人正在骑马,这勾起了我的欲望。
我想纵马奔驰,让风从耳边呼啸而过,让身体随着马的飞奔有节奏地颤动,让心中燃起“夸父追日”般的豪情!
在小树林里,我们偶遇了几只小羊,虽不在风吹草低中,却也别有一番情趣。小羊在悠闲地吃草,它们的悠闲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放松畅快。
我望着一只小羊,它也望着我,彼此就这样站着,一动也不动。我不知道羊想什么,我想羊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旁边的羊欢快地走动,脖子上悬挂的响铃,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地菜花、白玉兰尽情绽放着,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花,恣意生长。
我看见牛儿低头吃草,看见画眉鸟在牛背上玩耍、黄莺在牛角上歇息。蔬菜瓜果生长旺盛,绿油油的菜地一眼望不到尽头。
我们走向江滩。
只见野旷天低,江水流缓。江滩很长很宽,几乎可抵达彼岸。沙子柔软温顺,可留下浅浅的印迹。
人们闲逛着,聊天,野炊,戏水,捧沙,人间烟火气演绎出生活的交响曲,在江边回荡,半入江风半入云,一片宁静祥和之气。
一群群的孩子们拉着风筝在沙滩上飞跑,五颜六色的风筝直飞天空,风筝在天空中自在地、骄傲地飞翔。
我望着那风筝出神。
那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我想问儿童,问风筝,问万里长江,问神州大地,问辽阔天空,也想问我自己。
春日里的天兴洲,生机勃勃!
我们来到洲尾。
如果说天兴洲洲头有直劈长江,将长江一分为二的恢宏,那么在洲尾,就有两江翻腾合一,浩荡东流的豪迈。
在这里,江面宽阔,江水咆哮。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的长江,在恋恋不舍地回望天兴洲之后,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重新汇合,继续一路向东,进行万里征程。
阳春三月的天兴洲,一方净土的天兴洲,一江春水眷恋的天兴洲,人与自然和谐的天兴洲,遇见你,正是时候。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遇见你,都是时候。
(喻建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月光县有太阳》。上线有网络小说《第五任县委书记》,主编有《卓刀泉》等。公开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现任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洪山文艺》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