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焦作市充分利用太极拳地缘和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太极拳理论研究、推广普及、赛事竞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世界太极城”,让这一古老拳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烂的光彩。
科学设计谋划,筑牢传承发展基础
2016年,焦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世界太极城 中国养生地”的目标,随后在2021年的市十二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提出打造“山水富城 文武福地”的战略规划,将太极拳发展深度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并出台了我国首部关于太极拳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制定《加快太极拳发展战略规划》等文件,每年安排1000万元太极拳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为太极拳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深度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助力发展创新
挖掘整理历史文献。先后整理出版《太极拳普及读本》《太极拳系列丛书》等120余部太极拳书籍,以及300余套各类音像教材。设立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太极拳专项委员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国家武术研究院太极文化研究中心相继在焦作挂牌成立。建立数字化实验室。在河南理工大学建立了国内首家以太极拳为核心的非遗研究与实践平台——太极拳实验室,专注于太极拳健康功能研究。目前,实验室已通过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验收。搭建权威发布平台。先后举办了三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和2023年第三届太极科学论坛暨世界太极非遗传承人展演,为全球太极拳爱好者搭建了高层次对话平台,有效提升了太极拳的国际影响力。
创新传播形式,实现全球联动互融
焦作市在小学1年级至3年级阶段推广少儿太极操,4年级至6年级阶段推广太极拳八法五步,初中阶段推广陈式26式太极拳。编制《太极推手十八法》,并配套教材和视频,为武馆、武校提供统一的专业培训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每年组织县(市、区)和体育社会组织举办各级各类武术展示交流活动200余次。目前,全市习练太极拳人数达到百万余人,为国家和省级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调研样本和实践基础。
2015年发起组织了“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2017年组织“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集中展演活动”,全球参与人数超1000万;2019年的“一带一路”太极行活动吸引国外36个城市、国内200多个城市的超百万名太极拳爱好者参与;2025年3月21日,成功举办首届“亚洲太极拳日”展示活动。并借助互联网优势,打造云端太极拳直播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为太极拳文化交流提供广阔空间。
完善培养体系,构建多元人才梯队层次
焦作加快拳馆场所建设,并在多所高校开设太极拳专业。全市现有太极拳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家,省市级展示传习展馆7个,规模馆校30多家,每年培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近万人。加强教练员队伍培养,壮大太极拳裁判员队伍,推进人才认定与段位考评,制定出台太极拳人才管理办法,成立国家太极拳段位考评点……一系列措施完善培养体系,构建多元人才梯队层次。
精品赛事引领,体旅协同赋能产业融合
两年一届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自200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一届,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卓越节事奖”等多项荣誉。2020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深受“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游客喜爱的十佳精品线路。2023年,焦作市连续第六次获得“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称号,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未来,焦作市将持续推动太极拳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太极拳这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珠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焦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