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朱之光
7月10日,由瑞思教育主办的少儿综合能力城市RISE大会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会议围绕“从教育创新到产业升级:武汉——楚汉文化基因下的‘厚积薄发’与‘创意突围’”的主题,共同研讨武汉教育文化背景与未来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方向。
活动现场
活动特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原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湖北省艺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兴,瑞思教育董事合伙人王辉,武汉瑞思学术经理陈孟娣等嘉宾,共同研讨武汉教育文化背景与未来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方向。
政策引领:创新AI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武汉正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力争实现更高水平均衡和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原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的演讲中指出,“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深度重塑传统教育模式,到精心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AI技术正在引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造了优渥条件。”他表示,“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要立足武汉特色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AI的赋能价值,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探索力和实践创新力,筑牢综合能力根基,形成基础教育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武汉模式’。”
瑞思教育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报告》显示,2024年面临AI新技术变革,一线城市中约有40%的家长担忧孩子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指出,人才核心素质具备普适性、不可替代性,是人才发展根基;AI技术应用会进一步放大人才核心素质的差异,需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挖掘潜能。
科技融合:构建未来素养新生态
当前,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成就斐然。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兼具“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与“科教重镇”的人才优势,如何以科技进步、教育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为产业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成为大会焦点。
湖北省艺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兴围绕《洞察城市生机·共创教育未来》的主题进行分享。她指出,“在各学科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需要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各学科‘共创’,构建未来素养生态——人文情感铸魂、学科知识固本、科技工具赋能、形成规模化社会需求,培养出具备跨学科思维、技术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武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活跃的创新氛围,为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她进一步聚焦艺术教育领域,“未来的艺术劳动力市场是艺术、科技和产业的有机融合体,武汉拥有深厚的艺术积淀和蓬勃的创意产业,艺术教育更需立足本土,面向未来,培养复合型创意人才。”
多方协同:深化少儿综合能力培养
《2025年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报告》指出,未来,教育参与的各方需要一起携手,借助AI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推动能力测评从传统的、静态的、单一的知识检测,向多维度的、动态的、综合能力追踪转变。
瑞思教育董事合伙人王辉在会议现场分享了瑞思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案例,他指出,“优秀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周期长,教育领域长期面临‘大规模、高质量、个性化’的‘不可能三角’,但是AI技术正突破此约束。武汉历来重视技术传承与务实创新,强大的人才需求和科技创新需求,驱动着综合能力培养向基础教育阶段前移。”
“据《2025年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报告》,相较于北京、上海等城市,武汉家长更倾向于参加体能训练班(增长35%)和演讲课(增长28%),并且更关注培养孩子的本土化国际素养,”武汉瑞思学术经理陈孟娣在发言中援引相关数据,并表示,“国内家长关注的重心正从‘单一学科’转向‘综合素养’,瑞思在实践中积极回应需求,激活孩子创造基因,构建知行合一成长链。”
文化赋能:共谱人才与城市协同发展新篇章
优秀人才培养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武汉作为楚文化发祥地,拥有黄鹤楼、编钟音乐等历史遗产和楚绣、漆器等传统工艺。如何依托本地优秀文化,提升孩子的文化认同感和创新转化能力,也是大会探讨的重要话题。
“教育创新需扎根本土文化基因。武汉的楚汉精神——坚韧务实、敢为人先,正是培养少儿文化自信与综合素养的精神源泉”,引发现场专家热议。“厚积薄发”需要深耕楚汉文化沃土,而“创意突围”则需要以人才综合能力为支点,培育具备跨学科思维、技术应用力与创新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助力武汉打造“传统底蕴×现代创新”的城市名片。
据悉,本次大会是瑞思教育“少儿综合能力城市RISE大会”第三站,后续将在全国多城落地。专家呼吁,唯有让教育扎根城市基因、呼应产业脉搏,方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未来江城建设者”。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