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秋风斑驳
平原静穆
我们曾经攥紧的手
松开。江山易容
万物龟缩
风穿过桐梓湖
雨凝成雪
许多年代过去了
四季的鳞片有序更迭
采莲人用枯荷取暖
2
我喜欢趴在树下
听桐梓湖唱歌——
最后我们都是孤儿
如我,60出头的小孤儿
从小和意杨一起,插在湖边
和荷、水、鸟、风、月共度
书包挂在1982年的树枝上
好多的往事我已够不着
3
大地已经干涸
湖水并未断流
在隐秘的草丛凝滞
泥土干裂成各种“人”字
在平原上匍匐
仿佛光秃秃的树枝
镌刻古者的遗言
故乡还是故乡
故乡不是故乡
在孤独的时候
我时常回望。即使故乡和
亲人,空空如也
占洪湖四分之一的桐梓湖
缩小又扩大
多少年,连天的荷花次第开谢
古老的,也是新鲜的
我的童年少年插进淤泥中
不能自拔,却深受恩蒙——
惟有土地可以信任
每一节莲藕都自带歌唱的
音箱——7孔
贫困中的梦想像夏天
蝉鸣宽阔如雾
4
江汉平原最大的粮仓
也是最平之地——监利
长江在此束腰,江水任性
附加值如高度——最高的丘陵
不过5米。我从小没见过山
没有视角仰望苍穹
这样的起伏并不平庸
我一生只吃米饭
努力消化
(节选自易飞355行长诗《风过桐梓湖》。该诗刚刚获得第十届中国长诗奖。在1129部作品中,经评委投票,在最佳新作奖中,排名第二。易飞系中国作协会员,高级记者,《特别关注》原总编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汉大学语言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湖北诗词学会现代诗工委主任。中国诗歌网特约评论员。发表诗歌、小说、评论400余万字。曾获全国优秀图书奖、《长江丛刊》诗歌奖、湖北文艺评论奖等。“次要诗人”诗社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