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顺德和平外科医院再次成功治疗一例颈椎椎体骨折的患者,目前已办理出院手续回家修养。
65岁的陈大叔不慎摔伤致颈部剧烈疼痛,头部还有开放性伤口,四肢感觉麻木,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医学科,并收治于我院骨科二区(脊柱外科),并尽快开绿灯完善相关检查。
入院诊断:
1.颈椎椎体骨折;
2.头部开放性伤口;
3.头部挫伤;
4.部伤;
5.右侧第10肋骨折;
6.双侧肺挫伤。
鉴于第2颈椎骨折稳定性较差,易引起颈椎管狭窄,如延误治疗,可能出现病情加重造成神经、脊髓损伤,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紊乱等疾患,同时存在截瘫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综合考虑认为紧迫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和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此次治疗的关键之处。
骨科二区团队认为需尽快进行“第2颈椎骨折前入路机器人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立即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并为陈大爷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手术方案。
颈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将骨折的颈椎复位,去除脊髓压迫物,再置入内固定物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人工定位”无法确保万无一失
颈椎结构很是复杂,附近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如脊髓和椎动脉,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这些关键结构的损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难点在于要求极高的精确性,也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这历来是脊柱外科领域的难题,传统手术方式往往依赖经验医生丰富经验和手感,考验其技巧的灵活调整入钉角度和位置,置钉过程中风险与不确定性较大,还影响着术后的脊柱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新科技为脊柱手术加点“料”
好在顺德和平外科医院紧跟医疗科技的发展步伐,率先引进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辅助进行精确的手术规划和操作,帮助医生避开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识别患者的骨骼结构、病灶位置,减少手术中的误差,精准施治。
手术稳、准、快
手术在微创、全麻下进行,在丁柱主任的带领下,精准把控手术节奏,借助手术机器人的“透视眼”和“稳定手”,迅速又精准导航和规划出置钉路径,成功为陈大爷施行颈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
得益于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非常顺利,有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疗效。目前,陈大爷已佩戴颈托支具下床活动,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感觉无异常,术后恢复良好。
丁柱主任还提醒,广大市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遭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患者,特别是颈椎受伤后不要随意移动,应及时送到有脊柱外科专业团队的医院救治。
急救处理:
对于脊椎骨折的急救,主要包括:
确保安全:首先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保持脊柱稳定:不要随意移动患者,特别是颈部和腰部,以避免加重脊髓损伤。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呼叫急救服务,请求专业医疗援助。
患者稳定与保护:使用合适的物品固定头部和颈部,减少不必要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