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口腔溃疡,
很多人不当回事,
可谁能想到,
它竟可能暗藏致命危机!
两个月前,
家住莆田的李先生(化名)
就因忽视了这个“小问题”,
险些酿成大祸……
口腔溃疡两月未愈一查竟是晚期口腔癌
两个月前,李先生发现自己右侧颊黏膜出现了溃疡。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口腔问题,便自行服用了消炎药。可没想到,药吃了不少,溃疡却丝毫没有好转。
两个月过去,溃疡非但没愈合,反而溃烂成直径3厘米的“弹坑样”创面,连颌下也起了个大疙瘩。
李先生赶到医院时,医生检查发现他的淋巴结活动度极差——这是癌症转移的典型特点。病理结果证实了最坏的猜测:颊黏膜恶性肿瘤。
生死48小时多学科联手力挽狂澜
正当李先生陷入绝望之际,转机悄然降临。
恰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专家谢尚博士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医疗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
通过临床检查、增强磁共振等辅助检查,明确了肿瘤范围和临床分期,结合李先生的全身情况,多学科团队在48小时内就制定了手术方案等全套诊疗规划。
手术中,在谢尚博士的专业指导下,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疗团队精准切除病灶,并彻底清扫了颈部Ⅰ-V区淋巴结。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尽管癌症已发生转移,但切缘全部达标,手术圆满成功。
目前,李先生已顺利出院,他的术后康复正在口腔医学中心团队的精心指导下稳步推进,包括术后综合治疗、吞咽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医护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全方位的术后管理方案。
这些口腔异常表现可能是癌变信号
谢尚博士指出,李先生的病例正是口腔恶性肿瘤的典型例证之一。他特别提醒民众,口腔癌早期症状极易被忽视,但以下几点务必警惕:
●同一位置的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普通溃疡通常在7-14天内自愈,若某个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需要密切关注;若超过一个月未愈合,则癌变风险显著增加;
●黏膜颜色异常:白斑、红斑可能是癌前病变的信号;
●不明肿块:口腔内出现持续增大的硬结、肿块、菜花状增生等需及时排查;
●长期刺激:尖锐的牙根、不合格的假牙反复摩擦黏膜,可能诱发恶变。
“民众要养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及时处理龋齿、残根等;若溃疡久治不愈、肿块持续增大或黏膜出现异常,务必尽早就医。别让‘小病’拖成‘大问题’!”谢尚博士强调。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