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活·实践”教育课题开题,多区联动共研育人新范式
2025-04-03 22:4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童亚萍 张俊

近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生活·实践”教育专项课题开题论证暨培训会(第一场)在武汉市育才华岭小学召开。

来自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市教科院、生活实践教育实验校共同体秘书处的有关代表,江岸、东西湖、黄陂、经开、武昌、硚口六个区的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以及八所学校的课题组核心成员代表共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研究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育人新范式。

会议特邀著名教育专家组成指导团队,包括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秘书长刘来兵教授,以及省教科院有关专家。

首场论证聚焦两个重点课题。武汉市育才华岭小学郑志涛校长对承担的课题《基于“生活·实践”教育理念的小学生生活力培养实践研究》进行了开题陈述。该课题探索构建“三维四力”培养体系。在内容方面涵盖康健生活力、劳动生活力、科学生活力、艺术生活力四大领域。通过“场馆筑基—课程铸魂—协同赋能”三维联动,建立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系统提升小学生“生活力”核心素养和必备品格。他还展示了《课题参考文献资料汇编》《学校课程体系建构手册》等前期研究成果。

评议环节,周洪宇教授表示:“该研究在生活·实践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新时代育人实践路径。”他还建议,在现有“四力”基础上增加“社会参与力”维度。其他两位专家则建议进一步梳理最新文献资料,依托“生活·实践”教育最新的理论成果,制定小学生生活力培养进阶目标,优化实践路径,构建分年段评价指标体系,将小学生生活力培养实践与相适应的课堂教学变革相结合,建设师生共生课堂,形成可推广的“武汉经验”。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课题组就《“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小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进行开题陈述。该课题在总结学校“生活·灵明”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学校育人观念片面、育人行为单一等问题,试图通过课题研究,明晰“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小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构建小学生关键能力的层级指标与培养体系,探索小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路径与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关键能力提高。

评议环节,专家们建议选取周洪宇教授“生活·实践”教育“六力”之中的“自主力”作为突破口,在学校校本实践基础上,突出“小先生制”特色,打造新时代育人方式新亮点。专家们认为,该课题选题校本特色鲜明,顶层设计较为科学合理,研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法选用得当,人员分工明确,保障措施得力。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开题。

江岸区、东西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确保课题研究取得实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中心负责人周璟表示,本次会议通过“课题论证+专题培训”的创新形式,不仅明确了研究方向,更搭建起跨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我们应以开题论证作为研究的新起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精心安排系列研讨活动,持续深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为武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会议由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江岸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武汉市育才华岭小学承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