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本升专”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根据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的2025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其中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计划招生135人,毕业后发放专科毕业证。
△截自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校方回应:市场需求催生招生设置
潇湘晨报记者致电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市场有相关的用人需求,比如铁路局,这些专业都是由学校党委会开会后决定开设的。”对于为何只招收本科生,对方解释称市场对该类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要求较高,传统专科生源可能难以满足培养需求。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可能被用人单位优先考虑,但“并非百分百包分配”,仍需通过选拔。记者了解到,该校作为全国铁路系统首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
△图片来源: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数据显示,超过半数毕业生通过校园渠道进入国铁集团、各地地铁公司等优质企业。在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最终落实工作的渠道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渠道”比例最高,占比为52.78%。
专家解读:这不是“学历降级",而是教育适配产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一现象应该从产业需求的角度来理解。“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正是因为其高端制造业的支撑,需要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同样,中国高铁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自然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陈志文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决于产业支撑。面对网友对“本升专”的调侃,陈志文认为:“职业教育的真正的兴起是要靠高端制造业的兴起,不要平白无故地就指责学生、家长观念问题。”
记者观察:“本升专”热词的背后
“本升专”“学历倒挂”等网友热议的背后,实则是公众对教育路径的固有认知与社会需求的冲突。
校方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多次澄清“并非学历降级”,陈志文也指出,不必过度放大这一事件的“符号价值”,但网友的热议仍暴露出对“学历降级”的焦虑。
部分本科生选择“降维”接受职业教育,实则是“追求就业确定性”的务实选择,“这一事件的讨论,其实是一次重新认知职业教育的好机会。”陈志文表示。
潇湘晨报记者钟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