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遇见“生态密码”!专家解锁湿地与海绵奥秘
2025-05-05 17:3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梅朝胜

日前,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园林路校区内,一场妙趣横生的生态科普课堂热烈开展,300名师生沉浸其中。来自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的副主任徐栋博士,以《黑水进去、清水出来——人工湿地与海绵城市建设》为主题,用专业且生动的讲解,搭配趣味十足的互动问答环节,为师生们开启了一场探秘城市生态修复科学密码的奇妙旅程。

徐博士结合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成果,将一个个晦涩的专业知识巧妙拆解。在讲解北湖污水处理厂时,他详细阐述了污水从进厂时的浑浊“黑水”,如何通过人工湿地系统中层层过滤、微生物分解以及水生植物吸收等复杂工序,最终转化为清澈“清水”的全过程。谈到青山江滩公园透水铺装,徐栋博士强调其在“渗、滞、蓄”方面的关键作用,每逢降雨,雨水就能迅速通过透水铺装渗入地下,减少地表径流,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压力。在介绍戴家湖公园时,他提及这里曾是一片被污染的废弃地,借助人工湿地技术,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的城市“绿肺”与生态景观区,生动诠释了人工湿地在生态修复中的强大力量,而对于桥头小学,徐栋博士则讲述了校园内小型人工湿地景观如何净化校园内的雨水,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自然观察的场地,将环保教育融入校园生活。

本次活动得到了武汉市青山区科协、生态环境局青山区分局、青山区教育局等多个单位的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局青山区分局领导陆峥透露,青山区正全力推进“长江・青山湿地生态修复基地”的建设工作。未来,这里将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元的实地研学机会,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湿地生态系统的魅力与重要性,在实践中深化对生态保护的认知。

钢花小学刘潇书记介绍,学校一直以来积极投身“生态校园”建设,开展“长江十年禁渔”主题教育,通过专家讲座、实地参观、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后续还将邀请更多科研工作者走进课堂,将生态理念全方位融入日常教学,从课堂知识传授到课外实践活动,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