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看湖北|和空气进行互动体验!武汉理工大学上线“车路云一体化”未来学习中心
2025-05-09 20:2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渊

通讯员 谢小琴

轻触空气,眼前的“无介质全息数字人”立即响应,语音清晰解答校园导览问题。当指尖划过影像时,数字人根据触感模拟出真实的交互反馈,仿佛科幻场景照进现实。这种“触碰空气”的奇妙体验,正是武汉理工大学以虚实融合技术重塑教育生态的缩影,充分展示该校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级跃迁过程中所探索的智能时代教育新范式。

和空气进行互动体验

“让无介质全息数字人成为师生最潮的智能助手。”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它无需实体介质,仅凭语音唤醒或手势触控即可调取信息。学生查询校史、教师了解办事流程,数字人依托AI大模型秒级响应,甚至能模拟真实触感互动。这一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信息查询的时空限制,更以“空气交互”的科技感,让师生直观感受数字化变革的力量。

无介质全息数字人

支撑校园高效运转的,是覆盖全校的校长—处长—院长“三级链接”数据驾驶舱。通过整合200余个业务系统、汇聚30亿条数据资源,学校构建起立体化治理体系:校长驾驶舱聚焦学生指数、教学创新关键指数、学科指数、科研指数等关键模块;处长驾驶舱细分本科教学、理工智课、理工智播等业务模块;院长驾驶舱则深度对接学科建设需求,集成专门的教育教学栏目。融入“红绿灯”预警模型后,校园能耗异常、教学进度滞后等问题可实时预警,推动治理从“看数”升级为“问数”。

此外,学校与科大讯飞深度合作的“材料+”大模型成为教学与科研的“超级引擎”。新闻记者看到,显示屏首页是围绕材料学为中心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图示,以《材料科学知识》这门课为例,220个知识点、444个资源等学习库一目了然,教师可通过教案、试题生成助手等助力混合式教学,AI虚拟助教实时解答学生疑问;学生登录自适应学习中心后,系统自动分析作答数据,以“红黄绿”三色标记知识点掌握程度,并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

新闻记者现场体验发现,轻触屏幕上的“金属晶体结构”节点,相关3D模型、文献与实验视频即刻展开,AI助教同步解析常见误区。“过去备课需手动整合资源,现在大模型直接生成知识网络,效率提升不止十倍!”一名材料学院教师感慨道。科研领域,该模型整合多维度数据,助力材料研发全链条智能化,相关成果已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惠及全国师生。

“车路云一体化”未来学习中心

车路云学习场景一体联动

日前,武汉理工大学未来学习中心全新升级,打造场景驱动的“车路云一体化”未来学习中心。

走进南湖校区教育数字化体验与服务中心,以学校数字化IP形象“智思特”为牵引,集中展示中心建设理念和建设成效,虚实交融的场景令人耳目一新。

这里没有传统教室的边界,取而代之的是“材料加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港口外运”四大联动的具身学习区,以“材料、通信、能源”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为支撑,实现从全产业链大局管控到关键节点工艺规划的多维创新能力培养。

四大具身学习区

其中,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未来教育课堂上,学生首先通过全息影像直观学习动力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随后借助AI系统接收设计任务,在交互中完成电池参数优化;进入制造阶段后,通过数字孪生平台虚拟构建产线,实时同步实体设备数据,实现工艺验证与参数调优;最终借助VR技术沉浸式漫游虚拟工厂,掌握生产全流程与安全规范。

工作人员介绍,课堂通过虚实联动机制,将AI智能评价、双向数据反馈融入教学闭环,帮助学生突破复杂工程问题,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同时,系统实时监测学习进度,生成个性化报告,推动教学方案动态优化,为智能制造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创新范本。

场景驱动

据了解,未来学习中心以“智能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为主线,按照“一体两翼”布局,即南湖校区建设“主体”,余家头校区围绕智慧交通、军山校区围绕智能汽车建设“两翼”的模式,打造“人机‘教’互”新范式。校长杨宗凯曾在采访中表示:“通过这种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我们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模式搬到了校园,我们的孩子可以不出门,就可以沉浸式地学习到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流程。”

AI校长助理

绘就“全域智治”教育新图景

作为教育部数字化转型标杆,武汉理工大学正以“数智理工”为蓝图,构建起覆盖教学、科研、治理的全域数字化生态。

该校率先建成首个未来学习中心、数据总量超35亿规模的大数据中心、AI校长助理、“材料+”学科大模型、智慧纪检等系列“首个”创新应用;创新推动“知识+数据”双驱动智课平台首次大规模推广应用,智能运行中心(IOC)首次实体化运行,面向事业、人员、物理和网络“四大空间”的AI校长助理首次重构现代大学数智治理体系,审核评估试点首创“全程线上不入校”等系列“首创”典型实践;创新打造AI巡课、数字画像、智慧学工、全域数据感知、“三可一有”大安全态势感知分析、理工百事通等系列引领示范……

智能运行中心(IOC)

记者看到,智能运行中心(IOC)堪称校园“智慧大脑”。电子屏实时监测车流、能耗、安防等数据,无人机与移动单兵设备联动调度,确保“一屏治校”。学生从入校起便拥有“数字身份证”,课表查询、课堂签到、校园服务均可通过“武理微校园”一键办理。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技术叠加,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从全国首个未来学习中心落地,到“无边界课堂”连接襄阳、三亚等异地研究院;从学分互认打破校际壁垒,到“数智学生社区”集成学、食、住、行一站式服务,武汉理工大学正以开放姿态,绘制“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智慧教育图景。正如一名学生所言:“在这里,每一步成长都被数字记录,每一次探索都在定义未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