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刘玉琴
实习生 黄瑞希 郑钟贤
视频剪辑 刘玉琴 杨凝寒
“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5月8日,在湖北开放大学终身教育馆,新闻记者体验了AI助教。当记者在对话框输入有关新闻学的问题时,点击文献搜索工具,它会显示出有关新闻写作的最新论文。选择“课程推荐工具”,系统会在全网搜索课程资源,推荐适用于新闻写作学习的课程。
在网络时代,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者则可以根据个性化定制的学习方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保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专注。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宋莉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退休教授。目前在湖北开放大学学习各类课程。5月8日上午十点,新闻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教室练习弹古筝。除了古筝等乐器课,宋莉萍还学习了《无人机航拍摄影》等课程。
“无人机驾驶让以前平面的拍摄变得立体化起来,我觉得非常有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宋莉萍兴奋地操控无人机的手柄,让镜头时俯时仰,看到的景色也随之变化。数智的教育手段,让她体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在书法教室,学生王荣蓉正跟随老师临摹“人”字。记者在现场看到,她的书桌上摆放了一个显示屏,与讲台上老师电子显示屏相链接,老师的操作可以一比一投射到她的显示屏上。智能辅助教学设备的加持,让传统的书法课程焕发出科技魅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湖北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学院院长、湖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万婷表示,湖北开放大学积极探索数智赋能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先后开设了《书法》《无人机航拍摄影》等课程,同时也给传统的书法、声乐等课程加入了智能辅助教学设备。目前学院已开设课程多达100余种,通过数字化平台覆盖省、市、县三级101个教学点,各级教学点通过大数据驾驶舱进行监控,每年服务超20万名老年学习者。
打造农业领域的deepseek
如果你是一位农技人员,要在田间地头开发种植油菜。在开始种植前,该怎么规划种植计划,如何平衡成本与收益的情况?
在湖北开放大学数字农技培训平台,你可以输入需要使用到的设备,种子以及肥料,还可以计算拖拉机耕种的成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病虫灾害,该如何处理,系统也会给出预警,学用结合系统也会给出相应诊治的方案。屏幕上面还会出现农作物的耕种、收割的动画演示。
该系统以湖北省真实农田数据为基底,动态推演播种、管护、采收全流程,配合裸眼3D设备实现“植物生长快放”,农技员可秒懂作物状态变化,同步接入的AI诊断平台整合专家知识库,点击即可调取病虫害防治方案,覆盖了全省7万余名农技人员
智慧农业大模型平台则为农技人员提供实时解答功能,农技人员在真实的农耕生产中遇到了任何问题,可在大模型中输入问题,系统会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只是湖北开放大学用数智赋能终身教育的一个缩影,湖北开放大学建设了湖北终身教育平台,通过学分银行、荆楚学广场等平台,累计服务4000余万人次,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