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肖杨
实习生 吴静怡
通讯员 李秋丽 谢晓涵
“老师,这道题4、3、5、6怎么凑24?”10月28日中午,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中学录播室里热闹非凡,七年级“算24点”数学活动决赛正在激烈进行,他们用智慧与速度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数字魔法秀”。

从课本到赛场,让数学“活”起来
此次“算24点”活动并非凭空而来,其灵感源自新人教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师用书第二章的拓展资源。教材中提到的“24点”游戏,原本是使用扑克牌进行的益智活动,规则中黑色牌代表正数、红色牌代表负数,J、Q、K 对应不同数值。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学校数学组对游戏规则进行了巧妙调整—— 将“抽取4张扑克牌”改为“给出4个整数”,要求学生在每个数必须用一次且不重复的前提下,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添加括号,使结果等于24。这一调整既保留了游戏的挑战性,又紧密结合了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内容,让抽象的运算知识变得可操作、有趣味。
10月20日,七年级全体学生率先参与了选拔环节。30分钟内完成10道“算24点”题目,不仅考验计算速度,更考验思维的灵活性。最终,全年级表现最佳的蔡佳鑫、刘天佑、戚梓渝等15名同学成功晋级决赛,成为各自班级的“数学小代表”。
抢答角逐显身手,智慧碰撞燃现场
决赛当天,录播室被精心布置成“数学竞技场”。每组选手配备1个抢答器、1块白板和1支白板笔,决赛组的同学们整装待发。主持人宣读了游戏规则与比赛规则——7道抢答题,需在白板写出完整算式后才能按抢答器,答案正确得1分,错误不扣分。
比赛异常激烈,各选手全神贯注,启动“头脑风暴”,现场啦啦队助力加油。最终C组以总分4分获得第一名,全体组员荣获“全能计算达人”称号。颁奖环节,同学们接过荣誉证书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师生共话收获,数学种子在心中发芽
“太刺激了!决赛的时候每一道题都像在和时间赛跑,不仅要算得对,还要算得快,这让我意识到平时的计算练习有多重要。”A组选手吴诗彤兴奋地说,“以前觉得数学运算很枯燥,但通过‘算24点’,我发现原来数字这么有趣,现在我上课更愿意主动思考了!”

活动组织者李秋丽老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学科活动,把课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从选拔到决赛,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不少同学为了找到解题方法,主动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此次“算24点”数学活动的圆满落幕,为红钢城中学七年级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学科活动形式,让更多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快乐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