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作家索文携《浮粱店》解码晚清时期的武汉与长沙
2025-03-15 19:07: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严紫瑶

3月15日,湖南作家索文以“从湘江到汉水——一个写作者眼中的湖南与湖北”为主题,携历史小说《浮粱店》与武汉读者共赴一场跨越百年的文化寻根之旅。

索文是湖南浏阳人,在“网易·人间”平台累计刊发近70万字非虚构作品,已出版《我的浏阳兄弟》《胖子美食家》《浮粱店湘水流沙》。这部最新小说入选2024年第4期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入围书单、探照灯好书8月十大中外类型小说及《深圳特区报》第三季度中文长篇小说十佳。

当日的讲座中,索文通过小说创作与历史考据的双重视角,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晚清武汉和长沙的市井生活画卷。

“历史是小说的底色,而烟火气是故事的灵魂。”索文以主人公卢磊一——一位晚清小警的视角切入,串联起长沙与武汉的警务变迁、商业纠葛与文化交融。他通过小说片段还原了1898年湖南保卫局的警务改革细节:巡警装备简陋,职能繁杂如“万能胶”,既要缉盗收捐,又需兼顾卫生消防。现场大屏同步展示了晚清巡警的巡捕装备,巡检司旧址等史料图片,观众仿佛置身于半湘街的喧嚣之中。

谈及湘鄂纽带,“一条水路,半部商史”,听众从《水路歌》的方言吟诵中,感受湘江与汉水如何以舟为马,载动两省经济的血脉相连。索文还重点介绍了鹦鹉洲的木材商帮风云。那时候,在鹦鹉洲做木材生意的基本上都是湖南人,现在武汉汉阳一带还有很多居民是湖南人的后代。

从建筑、人物到两地的美食,索文以鱼水之喻来说明小说《浮粱店》与真实历史细节的关系,“如果《浮粱店》的故事是一条鱼,那以上我所说的所有这些,就是一盆水,这条鱼必须要放在这盆水里它才能鲜活起来,才能饱有那个时代的年代气息和烟火气,才会有那么一丝厚重与灵动。”

从火宫殿的猪血汤到武汉红菜薹炒腊肉,从长沙的牛角饺子到脑髓卷,索文以美食为引,让历史褪去冰冷,化为舌尖的温度。一道道小说原文中提及的特色美食的图片展示,引得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感叹“这个确实正宗啊!”

互动环节中,读者提问踊跃。关于“小说主人公卢磊一护送颜福庆抗疫是否虚构”,索文说:“故事是文学创作,但晚清抗疫确有其事。”该书第十一章,写了1910年卢磊一护送颜福庆到湖北抗疫,当年有一场震惊全国的疫情——东北鼠疫,后来被伍连德医生平息,武汉九省通衢,京汉铁路已通到了大智门,为防止疫情南下,颜医生被派往武汉支援。小说作者索文“安排”了小说主人公卢磊一护送,于是就有了这一章。

谈及这部小说的创作心路,索文分享道,作为业余作家,他三年笔耕不辍,坚持每日八百字,“厨房与洗手间都成了书房”。对于读者关心的续集,索文透露《浮粱店》计划三部曲,第二部正在创作中。

讲座尾声,索文以“湖南湖北,隔湖相望,长沙武汉,一水相连”作结。读者们携书排起长队等待签名,热情如潮。

(图片由长江讲坛提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