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杨帆
实习生 李丹
炎炎夏日,高温预警频发,如何一秒降温?极地科学家从南极风雪归来带你“破冰”!7月19日下午,湖北省图书馆汉江报告厅内,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婷婷应邀讲授荆楚科普大讲堂《探索极地奥秘,启迪科学思维》,按下“冰火转换”的神奇按钮,通过冰晶般的科学知识,带小读者领略极地的震撼与神奇,一场关于极地、气候与人类未来的对话,就此展开。本次活动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承办。
极地既神秘又遥远,宁静又孤寒,被称为“生命禁区”。人类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穿越魔鬼西风带的滔天巨浪,在风雪与严寒中组建科考站呢?刘教授以生动的影像资料和亲身科考经历,带领小读者们走进地球两极的冰雪秘境,为大家娓娓道来。她从极地独特的地理环境讲起,通过展示冰川、极光、企鹅等珍贵照片,揭开极地生态系统的神秘面纱。她介绍,“南极就像地球的‘温度计’,它的每一次呼吸,都关乎人类的生存环境”,南极不仅是观测宇宙的最佳地点之一,还蕴藏着远古板块运动的证据,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目前,我国已在南极建成长城、中山、昆仑、泰山、秦岭五座科考站,在北极建成黄河科考站,同时“雪龙2”号等多个科考破冰船担负科考、保障、运输等使命。
极地是一座知识宝库,许多未解之谜有待科技工作者们去探索。刘教授介绍,她和团队专家们运用测绘与遥感地理技术,监测冰川冰架高度,绘制极地地图,研制首个极地三维信息服务平台……许多高水平科技成果实现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领域内的自立自强,“中国红”正在冰雪大陆上不断书写科技自强的故事。极地科考的成果源于团队专家们的艰辛付出。
刘教授现场分享描写科考队员穿越魔鬼西风带晕船的打油诗,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小读者嘉嘉说,“我要向这些叔叔阿姨们学习积极奋进、苦中作乐的精神,我长大了也要为国家的科考事业做贡献。”
本次活动,湖北省图书馆少儿馆还根据馆藏特色,向小读者重点推荐了《极地穿梭》《极地的动物》《极夜里的极光》等文学类、自然科学类图书及南北极趣味数字科普知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