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政策频出 企业轻装出海
2018-10-10 09:11: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重磅政策频出 企业轻装出海

  郭丽琴 缪琦

提高出口退税率、降准、降税、提高通关效率……面对逐渐复杂的外部环境,10月前后,中国政府正逐步出台多重政策,促进出口及实体经济发展。而中国的外贸企业,也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加速全球化布局,以对冲风险。

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的措施,为企业减负,以保持外贸稳定增长。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外贸企业人士对以上政策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这一系列政策都是应对当前问题的有效措施,但一些措施的力度还可以加强。中国对美出口大致占据中国整体出口总额的1/5,但企业的关注市场却远不止美国。这其中,几乎所有类型的企业都提到了汇率对今年3月以来出口订单及利润的核心影响。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决定外贸盈亏的关键政策,包括汇率、利率和出口退税率。这三个数据分别涉及到企业的利润、成本,和资金周转率,根据WTO规则,出口退税率是最应该做到“及时、足额、到位”的,但多年以来执行一直有阻力。“11月执行政策,得到春节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情况没有发生变化,出口退税率也许会进一步提升。”

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自9月以来的一系列政策的核心,都在于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三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三次明确需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二次调高出口退税率。10月8日的会议指出,实行出口退税,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也有利于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的外贸企业在出口之前不仅征收了最终消费税,还征收了环节税,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有一个比较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国政府将环节税返还给企业,故称为“出口退税”。

不过,从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不同规模的多家外贸企业的反馈来看,除了退税比例并没做到足额,此前执行的最大问题在于办理退税的时间。多位大型龙头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如果能加快退税,对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是有帮助的,降低了财务成本。在以往的经验中,虽然文件规定办理退税平均时间是13个工作日,但实际退税从申请提交材料到最后退到企业账户,大的国有企业都需要一个月,而中小企业就更难了。

杭州维丽杰旅行用品有限公司总裁吕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应该更早调高出口退税率,而且目前上调的幅度还不够大。

从2018年11月1日起,按照结构调整原则,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进一步简化税制,退税率由原来的七档减为五档。上述会议同时确定,为进一步加快退税进度,对信用评级高、纳税记录好的出口企业简化手续、缩短退税时间,全面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提高退税审核效率。优化退税服务,帮助企业及时收集单证申报退税,尽快实现电子退库全联网全覆盖。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代办退税服务。坚决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今年底前将办理退税平均时间由目前13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

值得注意的是,始于2015年12月底,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到现在已经加息8次了。周世俭认为,美国加息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胀,但中方并没有跟进上调,反而及时降准,主要是为了企业降低成本。

9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对综试区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出口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的货物,同时符合条件的,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

9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从今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工业品等商品进口关税税率,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通过四次主动降关税,我国关税总水平将从去年的9.8%降至7.5%。

企业全球化布局“接下来要尝试进口和出口两条腿走路。”

13岁到义乌,从打工、摆地摊到自己开工厂,再到现在专注做电商出口,31岁的义乌大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显在外贸领域算得上是久经沙场。即便是最近的中美贸易摩擦,也并不妨碍他寻求新的突破。

虽然公司对美国的出口业务缩水了20%以上,但岳显仍然通过拓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以及其他市场等手段,将利润保了下来。他说,今年美国市场不好做,好在对俄罗斯的出口增加了5%~10%,才让对欧洲整体的业务基本持平。

一位中美贸易谈判领域的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稳外贸需要调动各类企业出口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开拓美国以外的出口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其中,出口10.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进口9.09万亿元,同比增长13.7%。

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计进出口5.31万亿元,增长12%,高出全国整体增速2.9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7.3%,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

在保持出口生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进口生意是岳显的又一次新的尝试。据他介绍,从今年年初开始,公司就做起了进口生意,把“一带一路”国家的商品进口到中国,目前主要产品是红酒。

对此,岳显还是比较谨慎:“目前不设定目标,先摸透国内市场,尝试下。还是以出口为主,国内市场作为一个后盾,不能一条腿走路。”

汇率影响显现

对于外贸企业,尤其是对资金压力比较敏感的小微企业来说,汇率政策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而利率则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家外贸企业均表示,汇率因素是今年以来多个出口市场的最重要影响。人民币对美元自3月22日的6.31到目前的6.92,让更多外贸企业感觉到缓了一口气,但一些未预料的情况也同期发生。

吕强称,自家企业原本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对美出口占比不大。但没料到的是,由于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市场货币贬值厉害,购买力变低,导致这些地区的客户有很多要求延迟出货。下一步可能会去南亚和非洲,开拓新的增长市场。

一位广东顺德小家电出口资深人士在协助调研了下属数十家工厂后,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很多工厂集中反映的问题在汇率的影响。除了烤箱是小家电中明确被列入美国征税清单受到影响较大,由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很大,比如南美,导致这些地区的买家购买力下降,订单也开始下滑。此外,美国对伊朗、土耳其、俄罗斯等国的制裁,也导致这些国家的外贸受到较大影响。目前,这些工厂主要的应对措施则集中在降低成本、与客户协商共同承担费用、提价、扩大国内市场,开发其他市场(比如亚太市场),开发新产品给予客户更多选择。

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联储再度开启加息进程,资本回流美国,新兴经济体面临货币贬值压力。今年3月底以来美元指数持续反弹,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创维集团旗下的创维空调总裁肖友元对第一财经记者描述说,目前的应对措施是,今年12月会加班出货,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淡期,半年到一年影响有一些,长期如果有其他可提供竞争力的区域,会考虑产业转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日前的例行发布会上对在场记者表示,贸易领域,中国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目前采取的措施,包括贸易便利化有关举措,例如缩短通关时间、降低通关费用、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等等。这些措施都是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

中方多次强调,中国一向坚持市场化的汇率改革方向,恪守G20公报精神,不搞竞争性贬值,也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摩擦等外部扰动。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