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独角兽”企业!
2018-10-11 18:21: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港交所: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独角兽”企业!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2018年可谓是港交所IPO大年,根据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2018年全年共有158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公司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8%。然而,港交所上市火爆的同时,破发也是异常火爆,158只上市港股的企业中,收盘价低于IPO发行价的公司就多达118家,破发率高达75%。

由于香港资本市场IPO制度改革,引发内地独角兽和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热潮。雄赳赳、气昂昂上市港股,却凄凄惨惨戚戚遭破发。以小米(01810—HK)、美团(03690—HK)、海底捞(06862—HK)、华兴资本(01911—HK)为代表的企业,辉煌只不过是一个上午的事。

可能港交所自己都觉着这是自己带过最差的一些“独角兽学生”了!

独角兽们的破发道路

资本市场不景气,企业表示也很无奈,准备那么就的上市“事业”,刚踏入资本市场迎来的确实“破发”这“当头一棒”。

1、小米上市两个月市值蒸发1670亿

小米市场上第一个吃上同股不同权这只“螃蟹”的企业,作为同股不同权第一股其表现不仅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同时也备受市场关注。

小米在上市之前,市场从未停止过对小米估值的讨论。小米在其港股说明书中也提到“其市值有望突破千亿美元”。然而,其估值在市场的激烈争论中不断下跌。市场的反应激起雷军反问,“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

市场并不是吃素的,对小米采取“腾讯+苹果”的估值方式并不买单。7月9日,小米以17港元IPO价格、484亿美元的IPO市值上市,上市当天就发生破发,虽然随后的几个交易日一度冲高至22.2港元,较IPO价格上涨30%,但之后却逐步回落。截至10月11日,小米以13港元开盘,盘中一路向下,仍低于发行价。

(图片来源:同花顺)

2.美团上市四天随之破发

同样被贴上新经济、独角兽、市值千亿、同股不同权的美团,凭借着“外卖+手机”为470万活跃商家提供服务,解决了3.4亿的用户需求,在一轮一轮的“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

9月20日,美团以69港元IPO价格上市,不仅如此,美团在上市当日推出美团期货及期权。上市当天,美团走势比较喜人,当天收盘报收72.65港元/股,涨幅近5%,总市值突破508亿美元,一度超过小米、

京东成为国内市值排名第四的互联网公司。

好景不长,上市第四天就破,并且后市一直延续跌势。截至10月11日,美团以67港元/股价格开盘,并且盘中持续走低。

(图片来源:同花顺)

3、海底捞提速破发

相继小米、美团之后,身为火锅界的老大爷不甘落后,于9月26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香港十年来第一家大型消费服务企业IPO。

即便头顶光环,海底捞也只是奔跑在打破“破发”纪录的道路上。据悉,海底捞在港上市的首个交易日,盘中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引来众多投资者和火锅爱好者的关注。但集“万众瞩目”于一身的海底捞,上市首日惊险的守住发行价后,最终还是破发了。9月27日,海底捞上市第二天,大跌5%以上,以16.92港元下跌,创了破发新纪录。

(图片来源:同花顺)

4.明星上市公司也难逃破发

与海底捞同天上市的华兴资本控股,也难道破发命运。华兴资本以服务新经济公司而成名,以31.8港元/股的IP价格上市,当天收盘重挫22.33%,报收24.7港元。华兴资本与海底捞两家企业上市首日蒸发总市值约86亿港元。

(图片来源:同花顺)

独角兽企业为何频频破发?

高涨的投资热情被破发这盆冷水熄灭,企业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看谁破发的快”。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纷纷陷入破发的魔咒?

1.估值过高。独角兽们上市后的破发归根结底还是资本对企业估值的不认可。当时市场对小米的估值定位一致认为是高估。国金证券分析师唐川在小米上市之初直接给出“减持”评级,他根据PEG、DCF和SOTP三种估值方法,取平均值得出的小米合理估值为3851亿港元,相当于每股14.38港元,低于17港元的IPO价格。

美团也不例外,在美团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中,美团估值仅为300亿美元,这与上市首日突破的508亿美元相比,上涨近70%,一跃成为中国市值排名第四的互联网企业。然而,根据美团上市后公布的首份中报,亏损金额高达28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124亿元人民币相比,增幅1300%。

反观在美国上市的京东,最新市值也不过300多亿美元,海底捞上市首日市值就近1000亿港元,相当于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市值综合。此外,海底捞的静态市盈率已高达76倍,这一数值是甲哺甲哺2018年市PE的20倍。

由此可见,这些破发的独角兽企业有着高估值的共同点。

2.缺少“天时”。小米、美团、海底捞、华兴资本等企业最终还是没赶上港股“互联网科技”的牛市。与此相反,腾讯相对来说就“命好”一点,2017年上市全年涨幅114.52%,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涨幅,一年时间市值增长20956亿港元,创下总市值4529亿港元的最高纪录。

另外这些“命好”的企业还有百度、京东、阿里巴巴、微博等代表新经济的上市公司,纷纷赶在科技股的牛市中。

不得不说,2018年让一众独角兽企业身陷困境,截至9月28日,腾讯总市值蒸发了1.47万亿港元,京东跌幅也超过38%,更何况这些刚刚上市的“新生儿”们呢?

如今,在美联储加息,国内去杠杆的背景下,失去了高估值的“沃土”,今年扎堆上市的独角兽企业难免会造破发这“一劫”。

作者:刘玲玲

编辑:黎璐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