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冠福股份实控人坑完上市公司后跑路,主业沦为“转型”
9月21日,冠福控股发布了董事长辞职的公告:
可如今冠福股份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控股股东第一坑:隐瞒高利贷
可是就在董事长公布辞职后的第二天,冠福股份就收到了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签发的《民事判决书》。不过,这份公告是在9月26号发出。
民事判决书部分显示了诉讼事项的基本情况,控股股东带着冠福股份入坑:
此前,该公司曾出现过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不过此次,手法升级了:直接瞒着董事会用上市公司的名义管别人借高利贷。
尤其是这千分之一的利率。此次实际借款是2000万,全部汇入的是控股股东控制下的企业同孚实业,实际借款天数50天,按照每天千分之一的利率算,利息费是每天2万元,共计利息费用100万元。
如果利率换算按每天千分之一,按照单利算,一年360天,年利率是36%。
可见,冠福股份的控股股东多渴望钱啊。
再者,虽说控股股东以及关联企业是共同借款人,但是此项债务需要上市公司承担。
9月29日,公司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明确表述:控股股东已出现债务危机,且还有一系列违规行为。
债务危机说明无限接近于没钱,且还欠了一屁股债无法偿还债务。
由于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控股股东林福椿及其子林文昌、林文智、林文洪所持股份已经全部被司法轮候冻结。
如此,控股股东质押股票所带来的爆仓一事相较之下是小事,已经轮候冻结,期限是36个月。
那么,前面借高利贷的事,控股股东还会管?是否有精力管?但判决的要求是生效之日10日内还钱。否则,需要执行按照24%的利率计息,直到还清为止。
正如冠福股份所言会尽快启动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追偿的法律程序,可又有何用?仅是多债权人增多。
二、控股股东第二坑:豪爽的关联担保
由于控股股东的企业正常经营需要资金,所以冠福股份为其担保借款。
值得注意的是,担保类型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与一般保证的一个主要区别是,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是没有先诉抗辩权。
也就是说,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依法向连带责任保证人请求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不能以债权人是否催告主债务人作为是否履行保证义务的抗辩理由。
目前,控股股东现在债务危机无法偿还债务,此时债权人完全可以直接管冠福股份要钱,冠福股份不得拒绝。
事后,冠福股份可以再向控股股东追偿。当然,能否追回则另当别论。
令笔者不解的是,冠福股份为何要为控股股东的企业做担保?毕竟实际控制人并不缺钱。
根据减持数据显示,在2016年这一家子有过3次减持,总共减持7247万股,减持市值约9.07亿元。
对于被担保企业的经营状况,借款可以甩锅说被隐瞒,那这连带担保呢?
现在更严峻的情况是,同孚实业在担保下所发行的私募债从2018年7月23日开始到期后未进行兑付,累计到期未兑付的私募债本金金额1.0149亿元,后续估计还会增加。
而冠福股份作为担保方,要代偿,因为控股股东靠着“债务危机”又一次成功甩锅。
三、控股股东还有哪些坑?
9月14日,冠福股份“主动”发布的《关于公司未履行内部审批决策程序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担保、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等事项的提示性公告》中还提到了三点:
(1)公司控股股东在未履行内部审批决策程序开具商业承兑汇票
(2)公司控股股东在未履行内部审批决策程序对外担保的事项
(3)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事项
那么,控股股东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董事会、监事会都在做什么?
直到出了事,又来强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为不同主体,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均保持独立,控股股东债务危机、股份被司法冻结、轮候冻结目前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况且,战火已经烧到冠福股份。
开始不断有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子公司股权被冻结情况也在增加,到9月22号为止,公司及子公司被申请冻结银行账户共9个,其中2个基本存款账户、1个募集资金专项账户、6个一般结算账户,被法院申请冻结金额为1.642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09%,实际被法院冻结金额为2.81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0530%
子公司股权被冻结情况如下,其核心子公司能特科技与上海塑米信息均在其列。
试问,冠福股份后续这生意还怎么做?
四、冠福股份的主业是转型
冠福股份上市时间近十二年,最早用名是冠福家用,上市初的主营业务是日用陶瓷业务,并涉及玻璃制品及其他家用品分销业务,口号是要打造中国家用品第一品牌。
不过,公司经历的严峻考验似乎不少,有几年是带着*ST度过的。实际上,扣非后净利润更明了;上市第四年开始,扣非后净利润持续7年为负。
靠着并购转型,上市公司情况有所转好。
冠福股份也曾借定增,进行两次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来购买资产,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并更改了名字。
令人不解的是,转型之后冠福股份的主要业务分散,没有表现出较好的业绩和现金流:
1、医药中间体、维生素E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2、塑贸电商业务;
3、投资性房地产租赁经营业务;
4、黄金采矿业务;
5、商业保理业务。
纵观这业务,即涉及到医药类,又有金融类,还有个黄金采矿,主营方向繁多,彼此之间难以产生协同关系。
同时,这两次并购带来商誉约26亿元。
此外,公司的控股股东自始至终并未改变,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来讲,这业务虽转了,但是管理者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属于典型的换汤不换药。
旧的业务没管好,新的业务就能行?
可有意思的是,并购了这些还不满足,并购上瘾。
一方面,定增可以募集资金并购,且还能顺带募集点资金补充流动性;另外一方面,短期业绩不用担忧。
所以,年6月份,冠福股份仍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或现金购买方式购买上海山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标的公司)100%的股权。而该标的主要从事钢材贸易服务。
这并购的思路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随后,到8月底,虽然出现了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公司基本账户被冻结等情况,上市公司却签订一个意向协议:准备26亿元购买优帕克(长租公寓品牌)100%股权。
其中,协议中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深圳诺鱼科技有限公司受让公司控股股东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但控股股东股份被冻结,之前想着转让公司控股权的算盘已经落空了。再者,冠福股份准备用现金支付,可问题是有钱吗?
若真把钢材贸易服务、公寓出租管理品牌放到那混搭风的业务中去,依冠福股份的并购思路,或许这是要建一个商业帝国。